当前位置:首页  > 常宁廉政网 > 廉政头条 > 本地动态

【清风文苑】萧石月:纪检监察干部的光辉榜样

发布时间:2020-09-23来源:市纪委监委

1927年,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设立党内纪律检查机构。常宁人萧石月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此后一年多时间里,首届中央监委10名委员和候补委员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8名成员先后英勇牺牲,无一人叛党投敌,他们用宝贵的生命履行了神圣的职责。

2013年11月22日至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来到中央监察委员会旧址,瞻仰第一届中央监委10名成员雕像并敬献花篮,强调“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2019年6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暨全国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讲授专题党课并对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在讲课中特别提到:“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10名成员中,先后有8人牺牲,无一叛党,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信仰的坚守,刷亮了纪检人的初心和使命,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

今年,正值萧石月烈士诞辰120周年,让我们走近这位革命先烈,走进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感悟他的崇高精神。

 

胸怀大爱如明月

 

萧石月(1900—1927),出生于湖南省常宁市兰江乡兰江村萧家,为湖南省常宁市第一个中共党员。他早年追随其三哥萧同兹(后任国民党中常委、中央通讯社社长)参加湖南工人运动,后受毛泽东、李立三、萧劲光、李维汉、夏明翰等影响毅然与其兄分道扬镳,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5月,中共五大决定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萧石月当选为候补监察委员。不久,“马日事变”发生,萧石月奉命率湖南新化锡矿山工人纠察队开赴湘潭,在取道安化蓝田前去湘潭时,遭到国民党许克祥部伏击。激战中,萧石月寡不敌众,献出年轻生命。

据萧氏家谱记载:萧石月的父亲叫萧相光,因为做些小生意,他家在周边地区还算比较富裕。萧石月七岁那年,望子成龙的父亲把他送到书馆启蒙读书。先生是当地一个颇有名气的学究,对萧石月很是喜欢。

萧石月经常在村里这家进那家出,对每户人家有没有饭吃都很清楚,时常瞒着父亲把粮食送给那些断粮户。 萧石月尤其对穷苦孩子特别友善,时常帮助他们,好打抱不平,这让他在村里的口碑极好,大家都喊他“小四哥”。村里如果有小伙伴没有鞋穿,他会偷偷把自己的鞋送过去。快过年了,有的困难家庭如一块肉都没有,萧石月会背着父亲,偷偷到自家的鱼塘里打鱼,送给困难他们。

萧石月17岁时,家里给他定了门亲事。但他结婚后只待了三天就离开了家乡。不久,他考入湖北水警教练队,意图学好军事知识,投身救国救民之行。然而,在水警队并没有获得施展抱负的机会,反而让他彻底破灭了对军阀部队的幻想。湖北水警队的主要职责是水上缉私。但在那样一个时代,官兵们个个想的是如何发财。当时武汉甚至流传有这样一首民谣:“缉私队,缉私队,水上巡逻凯旋归。人人袋装满,个个肠灌肥。谁说缉私不为己。”据《常宁英烈》一书记载:湖北水警队官兵有不少是萧石月的常宁老乡。他们看重乡谊,有人曾经把自己缉私捞来的钱物分一部分给萧石月,而他总是笑着把原物退回。那些人不理解,忍不住问:“你离家出走,难道不是为了捞钱发财致富?”萧石月断然地回答:“不是!如果个个都是为自己发财致富而活着,那我们的国家何时才能天亮?”同事们都惊诧地望着他,默默地点着头。那些日子里,萧石月看到一些有来头的走私船畅通无阻,而一些没有政治背景的小商船却寸步难行。这让试图通过两年学兵生活,寻找新道路的萧石月大失所望。最终,他愤然离开,于1920年冬回到工人运动正风起云涌的家乡湖南。

 

信仰坚定若磐石

 

萧石月的三哥萧同兹曾经也是一名进步青年,从湖南甲工学校毕业后,在同学黄爱、庞人铨等人的影响下开展工人运动,并与他们一道创办了湖南劳工会。1920年,萧石月在三哥的介绍下加入湖南劳工会,并被推荐到劳工会活动的主要基地——第一纱厂车间当工人。此后,萧石月经常与同乡萧韶一起到毛泽东、何叔衡等创办的文化书社阅读进步书籍,到李达主持的自修大学听演讲。他还因此结识了李立三、萧劲光、李维汉、夏明翰、易礼容等人。1921年8月,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第一纱厂工人运动领导骨干。参加中共一大后回到长沙开展活动的毛泽东在这年底又发展他加入党组织,萧石月便成了湖南产业工人中早期中共党员之一。为维护工人的切身利益,他和其他党员一起组织工人与资本家进行了反对无理裁减工人、要求加薪等一系列斗争,并在长沙组织许多工运活动,成为湖南工人运动的领导人。

在革命斗争中,因为信仰不同,萧石月和萧同兹渐渐产生分歧,走上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萧同兹加入国民党后,官运亨通。而萧石月则坚定不移,继续从事工人运动。

1924年9月,萧石月被中共湖南区委选送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夏毕业回国,补选为中共湖南区委委员,任中共安源地方委员会书记,后派往新化锡矿山开展工作,任中共锡矿山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全矿工人开展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新化锡矿山其实并不是锡矿而是锑矿。这座蕴藏量极为丰富的矿山,一直被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把持。当时矿山经办大权掌握在杨次伯、刘铁逊手中,他们的矿山商团有长短枪五十余条,矿工苦不堪言。

1926年3月,萧石月建立锡矿山矿工会,领导锡矿山罢工斗争,通过十二条要求,取得重大胜利。十二条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工人工资,改善生活福利条件,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等。矿商不甘失败,时常设法破坏革命组织,妄图恢复以前的统治地位。他们甚至还试图用金钱来收买萧石月等锡矿山支部等负责同志,都被严词拒绝。1927年4月,萧石月率矿工智夺矿山商团和土豪劣绅的枪支100多条,成立新化锡矿山工人纠察队,是当时全省较大的一支工人武装,日夜进行战备训练,准备迎接更艰巨的任务。

   

血沃蓝田永不朽

  

1927年5月,萧石月参加了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次代表大会上,萧石月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此届中央监委正式委员七人,分别是:王荷波、杨匏安、许白昊、张佐臣、刘峻山、周振声、蔡以忱,王荷波任书记;候补委员三人,分别是:杨培森、萧石月、阮啸仙。不久,“马日事变”发生,萧石月接到省总工会“将各县工农武装集中起来向长沙进攻”的命令,于5月28日率锡矿山工人纠察队到湘潭会师,途经安化蓝田,突遭国民党许克祥部伏击,献出年轻生命,时年27岁。《常宁英烈》一书记载:“在敌众我寡、突围无望的情况下,萧石月挥舞双枪击倒了几个妄图活捉自己的敌兵,在剩下最后一颗子弹时,掉转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胸膛。”

萧石月在湖南长期从事工人运动,在早期中共领导人中留有深刻印象。他们撰写的一些回忆录中常常会提及萧石月。李维汉在他关于大革命时期的回忆中就提到了在湖南进行工人运动的萧石月。文章写道:“我1923年春季开始在湘区工作委员会工作。每周或每两周,萧石月同志一定过河来汇报工作……那时他是纱厂支部书记。后来间或是他同邹觉悟、李佳竹同志一起来。因为党员增多,已经成立了支部干事会。萧为书记,邹、李为干事。在一年左右的接触中,我认识到石月同志是一个忠诚、沉着、朴素、熟悉群众、了解厂情、胸中有数、勇敢有为的青年党员。萧石月同志是纱厂的工人领袖,忠诚坚定,1925年是省委委员,大革命失败后牺牲于锡矿山。”

新中国成立后,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给湖南新化锡矿山写来一封信,肯定萧石月在湖南工人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卓越贡献。信的内容如下:“萧石月同志,1921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同邹觉悟等同志曾领导1922年初在湖南第一纱厂的工人罢工斗争,萧石月是党支部书记,在工人斗争中有较高的声望。”

张维桢是萧石月从事工人运动时的老战友。张维桢后来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总工会顾问。1928年7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刊载了他写的一首悼念萧石月的诗:“啊!死去了的同志,用你的热血,灌溉着革命的土地。已使那当道的豺狼断气,被践踏的群生奋起,新社会的花儿灿烂,果儿肥硕,那是你们的鲜血换来的。啊!死去了的同志,我们披荆斩棘时,永远忘不了你。”

如今,萧石月的家乡常宁正在紧锣密鼓地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萧石月故居)。他的那些革命故事,已广为流传。他坚若磐石,心如明月的革命精神正洗礼着当地党员干部的心灵。(常宁市委党史研究室  封志良   1507475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