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规划》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出生人口总体下降,全市学龄人口数量和分布发生显著变化。农村学校生源急剧减少,部分学校出现“小、散、弱”现象,教育资源闲置浪费;城区学位需求日益增长,学位紧张问题凸显,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迫在眉睫。通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实现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为我市义务教育2029年达到优质均衡的目标奠定基础。
二、《规划》的编制依据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的通知》(湘教通〔2023〕357号)明确提出,要科学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制定符合本地教育发展的布局规划方案,以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原则。坚持适度集中、就近入学。集中资源办好乡镇中心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小、散、弱”农村学校撤并。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坚持“一镇(乡)一策”,大力加强“两校一园”建设,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各乡镇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
(二)总体目标。利用约10年时间,到2035年秋季,撤销小学教学点19所、完小15所、初中1所;7所完小、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降为教学点;合并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逐年化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推进各学段教育优质发展。
(三)布局调整任务。明确每年各乡镇(街道)学校的撤销(降格)、改扩建和迁建计划。规范处置撤销学校资产,保障资产用于教育事业或公益事业;有序分流调配教职工。合理设置校车,采用“政府固定补贴+家长合理承担”模式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