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投资常宁 > 常宁经济

常宁经济

 
〖矿产资源〗

  常宁资源丰富,其资源包括有色属、黑色金属、可燃性有机岩(煤)、化工原料、陶瓷原料、建筑材料及辅助材料等矿藏。以有色金属、非金属著称于世,故常宁素有“有色金属之乡”与“非金属之乡”之称。有“世界铅都”之称的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坐落境内松柏镇。全市现已探明金、银、铜、铁、锡、铅、锌、锰、硫铁、高岭土、 硼矿石、硅灰石、稀有金属等40余种矿藏。其中铅锌储量居全国之首,砂锡储量居全国第二,硼矿石、硅灰石储量居华南第一,黄金储量占全省一半以上,瓷泥、大理石均在亿吨以上。最有优势的矿种,已知有色金属中有铅、锌、金、银、铜、锡、钨、锑、汞等9个矿种。有矿点89处,其种铅储量88.1万吨、锌120.4万吨、金55.3万吨、铜6.3万吨、铀11.7吨、硫920.9万吨。以及伴生的多种稀有分散元素储量,非金属矿主要有硼、硅灰石、高岭土、耐火土、白云岩、水晶矿、冰洲石、钾长石、萤石、雄黄、雌黄、花岗岩、黄铣矿、毒沙矿、石灰岩等16种,且藏量相当丰富,其中硼矿有矿点4处,仅七里坪硼矿品质平均6.42%,最高达11.63%,已获工业加远景三氧化二硼储量82万吨。境内已探明含煤点28处,煤炭储量约1.6亿吨,其中以无烟煤为多,次为烟煤,主焦煤和瘦焦煤。黑色金属中已探明铁矿床总储量约831万吨, 锰矿藏储量约400万吨。

 
〖农产资源〗

  常宁农产品资源丰富,被誉为“ 油茶之乡”、“杉木楠竹之乡”。全市有油茶面积76万亩, 茶油产量居全国县市第一, 塔山山岚茶、石盘贡米早在 宋代被列为 贡品冰糖橙、无渣生姜、美国红提、芙蓉 花生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植物资源〗

  境内地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适合多种植物的繁衍生长,植被类型多种多样,全市存树种75盘贡科750种,用材林主要有杉、檫、樟、木荷、泡桐、枫香等,经济林主要有油茶、油桐、 乌桕、板栗、棕榈、山苍子和李、桃、柑桔等。其中美国红提,在宜潭乡种植现取得重大成果。
  其中油茶林在1985年被凭为世界上最大的油茶林.,保留最完整的油茶林,更有获得联合国:“油茶之乡”等称号。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境内属森林动物区划的古北区与东洋区的交叉过渡地带,已知各类动物200余种,其中兽类30种鸟类70余种,爬行类20种,两栖类20种,鱼类80余种。属国家保护动物有穿山甲、水獭、水鹿、果子狸、斑羚、黄鼠狼、牙獐、华南兔、竹鼠、豪猪、貉、鼬獾、长耳鹗、短耳鹗、猫头鹰、猴面鹰、啄木鸟、竹鸡、环颈雉、董鸡、原鸡、燕隼、平胸龟、鹰嘴鱼、虎纹蛙、大鲵等。

 
〖工业发展〗

  坚持把工业强市作为市域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用工业化总揽经济工作全局,工业发展步代明显加快。大力发展矿业经济,全市国有矿产企业有13家,乡镇集体和个体矿产企业有640余家。矿业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0%以上,矿业经济逐步成为市域工业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2004年全市新上民营规模工业企业32个。尤其“一园五区”建设成效明显,松柏工业园有8家新上民营企业先后落户并开工开业,其中宏兴化工、春华贸易、志辉冶炼3家企业投产见效。柏枋惠丰化工小区引进衡安公司等5家民营企业,余热发电、铁红粉开发两个项目完成可研论证,雄宇公司一期工程全面建成,磷肥生产线已投产,氧化锌生产车间提取稀有金属铟项目一期已投产。宜阳工业小区已有利丰玩具制衣厂、众鑫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美坚达木材装饰有限公司3家新上民营企业大户落户园区。柏坊建材工业小区已进行道路测量和修建,建设管理工作正抓紧进行。西岭生态工业小区内,芝麻山矿业公司新增一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福建客商林裕民投资1000万元改扩建佳信陶瓷原料公司已签订正式协议;福建中远公司投资2000万元开发超细末碳酸钙项目已立项选址。白沙工业小区引进了大众矿业公司、常兴选矿厂、江鑫选矿厂3家规模选矿企业,年产值可过亿元。企业改制稳步推进,全市已有69家国有集体企业启动改制程序,42家完成“两个置换”。

 
〖农村经济〗

  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全面落实降税和免税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471”工程,重点建设潭水流域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了烤烟、有机茶、蔬菜、美国红提、优质水果、优质稻、优质旱粮等特色农产品基地,被列为全省烤烟生产基地市和旱粮开发示范市,被青岛烟厂定为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以规模养猪和山地养鸡为重点的养殖业发展来势看好。生猪“三三”工程初具规模,已建设年出栏万头生猪专业村9个,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16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殖规模户639户。广西桂林巨东勤业农牧公司发展规模山地养鸡户247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64家,其中规模加工企业7家。以庄园经济和农村能源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农业项目进展较快,庄园经济大户2700户。订单农业快速发展,全市订单合同面积21万亩,订单金额3.1亿元。劳务经济呈现输出地域增多、输出技能民工增多、就近就地转移增多“三多”发展态势,2005年上半年劳务输出11.6万人,劳务输出收入5.52亿元。农业机械化积极推进,联合收割机、犁田机等新型农具逐步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农民减负成效明显,中央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农业税全额免征的政策全面落实到位。粮补、直补资金、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助款全部由邮政所直接打卡发放到农户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现新突破,通过了5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4个无公害产品认证。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农业综合开发纳入国家重点县市,农机工作纳入全国南方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

 
〖城市建设〗

  以市庆十周年为契机,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着力“西拓、北扩”,城市骨架拉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品位加快提升。城市规划力度加大,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城市建设步代明显加快,城市建设十大项目如期推进。群英中路样板街、东方广场、青阳中路样板街成为城市新亮点。群英西路综合开发工程加快推进。莲花车站工程场地平整和招标工作已经完成。衡枣高速常宁连接线降坡问题已与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达成正式协议,已进入具体操作实施阶段。潭水大桥建设抓紧进行。青阳北路开发工程全面开工,征地拆迁加快进行。市政府大院置换搬迁可行性论证、规划设计、环境评估、建设选址等基础工作已完成。万隆凯旋世纪星城示范小区建设按计划推进。塔岭水厂已开工建设。东风宾馆拟新建三星级宾馆、榕园大厦改造成三星级宾馆工作已与客商签订正式合同。宜青市场已开工建设。城区亮化工程基本完成。泉峰东路改造前期工作基本就绪。背街小巷改造如期推进。以开展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为重点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进展良好,城区老爷车基本取缔,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好转,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城市经营力度加大,城市出租车经营权拍卖、土地市场管理改革和城市广告经营权拍卖成效明显。乡镇街道“三个一”建设,即建设一个规范化市场、一条样板示范街、一个示范社区进展较好。

 
〖第三产业〗

  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战略,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有重点、分层次地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倾力打造常宁旅游品牌,初步形成了“ 天堂山之高、 天堂湖之秀、财神洞之奇、古民居之幽、西江漂流之趣、 中国印山之绝”的旅游特色。天堂山-西江风景名胜区被评为湖南省风景名胜区。庙前中国印山成为常宁旅游新亮点。西江漂流项目整体出售进行深度开发运作较好,被列为2005年湖南旅游节重点推广项目。塔山瑶族风情园建设开始启动。庙前神皇山地质公园申报工作进展较好。旅游配套景点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市现有涉外二星级宾馆2家,具有星级档次和服务水准的宾馆酒店20多家,接待床位2000多张,农家乐旅馆日接待量可达300人次以上。市区至西江漂流景点全程31公里水泥路面竣工通车,西江、庙前两个景区的程控电话全面开通。同时,促进商贸现代化,支持一批连锁超市和大型百货商场进一步做大做强,引导市区中心农贸市场、泉峰大市场逐步向超市化方向发展。信息、社区服务、家居装修、物业管理、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行业和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组织发展较快。

 
〖重点项目〗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对常宁发展影响最大的“三大跨世纪工程”已全部实现预期目标:衡枣高速公路常宁连接线建成通车,水口山铅烟气治理工程落户常宁并于2005年8月25日投料生产,广济水库已经省计委正式立项。工业、交通、农业、能源、通讯、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S320线改造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工程进展较快。通乡油路改造和通村公路建设成效明显,特别是塔山瑶族乡通乡公路水泥硬化31公里,结束了瑶乡不通水泥路的历史,中央电视台在2005年2月18日《新闻联播》中予以报道。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土地整理开发、近尾洲库区工程、人畜饮水解困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农田水利建设效果明显。罗桥少数民族移民新村工程基本竣工交付使用。烟洲变电站、农网改造、电信村村通、移动168工程等能源通讯设施建设有新的进展。常宁一中创建省级重点中学顺利挂牌,示范性职业中学建设竣工投入使用,中小学危房改造加快进行。农村广电网络工程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