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走进常宁市水口山经济开发区,穿行于项目之间,看到一个个只争朝夕、热火朝天的场面,深切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涌动着的干事创业热潮,一个又一个项目或正厉兵秣马,或已如火如荼,一台台挖机、推土机和运输车将这里升级为一片火热的建设现场。着力打造水口山有色循环产业千亿园区,充分发挥“有色”优势,为进军“水口山工业新城”积极先行。
循环发展“聚宝盆”
常宁是有色金属之乡,水口山是中国铅锌工业的摇篮。在原来相当长时间内,沿湘江水系,因粗放式发展有色金属冶炼而累积形成的重金属污染非常突出,环保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实现资源优势转化?常宁市突出循环化发展,坚持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第一抓手,以五矿铜业(湖南)有限公司入园为契机,围绕铅、锌、铜、化工产业,加快资源整合升级,发展延伸循环化改造产业链,打造“聚宝盆”。
依托铅、锌、铜、化工资源优势,常宁市延长产业链条,将现有的原材料产业和粗加工产业往下游延伸和发展,吸引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企业入园,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形成有色金属深加工和精细化工的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
“好风凭借力”。常宁市充分发挥五矿金铜项目的优势,做大特色产业,重点发展以铜产品为原料的铜线、铜管、铜带、铜箔合金材料,把特色产业做大;利用水口山有色集团公司的铅及10万吨粗铅整合项目,重点发展以铅盐系列产品,塑料热稳定剂,做大铅锌铜有色产业;利用氧化锌、硫酸锌产品,重点发展微量元素生物添加剂产业,做大化工产业。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该市充分利用铅锌铜有色金属化工以及稀贵金属回收利用产业链之间的横向关联和纵向耦合关系,提高各产业链资源交叉利用,真正做到资源“吃干榨净”,形成有色金属、化工循环化再生产产业集群,同时建立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回收利用、余热集中收集利用等循环体系和循环化研发中心、园区固体危险废物集中交易、检测中心等循环化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园区的循环化承载能力。
产业集聚“引凤凰”
从杂乱零散的工业经济,到成片成块的有色产业、再生资源、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常宁市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工业发展完成了由“量”到“质”的嬗变,产业集群形成的扎堆效应、辐射效应、集聚效应等日益凸现。
以商招商、定向招商、补链招商、产业招商……今年,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充分利用全省唯一的有色金属化工专业园区的优势,对外广泛宣传、充分发动,提升产业转移的平台,全方位广招客商,吸引有色金属产业和化工产业落户园区,共引进项目8个,引资额达22.1亿元,已完成投资4亿元。
五矿铜业是“龙头”,更是特色优势。园区充分利用特色优势抓招商,以五矿铜业公司入驻为契机,引进一批以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进入园区,形成铜产业集群;以水口山有色集团公司,发挥其产业配套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铜、铅、锌、化工产业链的关联企业,把园区的产业做强做大;金翼公司10万吨粗铅及水口山八厂粗铅等铅制品发展下游产业,形成了铅产业集群;以凯威化工的氧化锌、硫酸锌为核心,吸引兴喜生物公司以生产微量元素的饲料添加剂生物产业集群。
好消息接二连三,2013年8月省发改委批准水口山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循环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并被明确为省级先进园区,今年申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已于
产城共建“一体化”
水口山,世界铅都,历史悠久,中国铅锌工业摇篮,湖南现代工业发源地,湖南省发展战略重点“一点一线”中心地带,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实验区主要承载地,省级有色金属化工产业园,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面对如此优势,百万常宁让优势更“优”,着力建设“水口山工业新城”,让产业与城市一体化发展,给水口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产城共建,基础先行,该市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园区发展,高标准建设园区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园区的水、电、路、通信、燃气、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到位,为企业项目建设提供较为完整的配套设施服务,增强园区发展的承载力,为实现园区又好又快发展提质。
“封闭管理,独立运行”是产城共建的一大亮点。该市着力理顺园区管理机制,授权开发区行使县级城市综合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强化其内部机构,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内设立财政局、产业发展服务局、公益事务管理局、纪工委、工会、执法局等,并成立公安、国土、环保、规划四个分局,四个分局由水口山经开区参照内部机构进行严格考核,将水口山工业新城规划内的松柏镇部分村划入水口山办事处,水口山办事处由市委市政府授权水口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发改、商务、住建、科技等部门要充分授权开发区办理相关事宜;
做实投融资平台,组建水口山经开区投资有限公司,除设立一个政策性平台——中天公司外,还设立一个经营性平台,公司内部设立办公室、财务部、工程部、协调部,实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行年薪制,参照市级投融资平台进行管理;明确水口山经开区财政收入范围,除金铜项目和水口山集团的外,其他企业10年内的税收用于水口山工业新城的建设;水口山经开区作为工业新城的建设主体,要乘势而为,大干快上,筹集资金,以更大的勇气、更有效的办法,勇往直前,开拓进取,迅速推进水口山工业新城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支持水松地区的发展,建设美丽常宁。
抓发展就是抓环境,抓环境就是抓服务。该市积极创优园区环境,在为企业服务方面做到“五心”,即信心、耐心、诚信、热心、责任心,在主动服务企业上下功夫,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在治理周边环境上下功夫,即为企业提供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又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为企业排忧解难。
“一站式”办事服务,是产城共建的又一举措。该市严格实行园区项目代办制,明确每个园区负责人联系一个项目和企业,全程跟踪服务;实行园区封闭式管理,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优建设环境,对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阻工闹事等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