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衡阳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中央、省委有关指示精神,在民生领域出实招、见实效,让各级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旧城改造,能够让所有群众均衡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位于白沙洲街道的白竹皂社区,曾经是一家纺织厂的家属小区,有一定的工业文化和群众体育氛围。在改造中,社区旧足球场被翻修一新,改造成新型的运动场,方便居民跳广场舞、打球等。对青砖建设的房屋修旧如旧,保留文化气息,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同期声】雁峰区白沙洲街道白竹皂社区居民 贾聚兴
(改造后)老百姓感受到了实际,不但改善了居住环境,也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
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东江村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偏远山村,这几年,在扶贫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东江村先后引进了古佳、福塔、东江峡谷等三家公司和合作社,还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引进了竹笋加工厂和金花鸡种养合作社。目前,全村的加工企业和种养殖合作社和就多达7家,为村民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200个,有了就业机会,有了分红保底,村民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东江村村民 龙秀元
每个月也能拿到3000块钱,大家都赚了钱,在这里又舒服,最开心的。
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东江村党总支书记 村主任 龙秀亮
今年我们村里面,村民回来,家里面现在杀年猪、打豆腐、抖糍粑, 大家的精气神都上来了,以后村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学位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衡阳教育百年大计。经过数年的大力建设,今年秋季学期,我市一批崭新明亮的学校迎接新生的到来。高新成章实验学校、都司街碧桂园小学、衡阳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陆续投入使用。通过新建、改扩建、撤并和置换等方式,全市教育系统已累计投入资金33.79亿元,增加学位98105个,到2023年,全市将新增11.364万个学位,切实解决上学难题。
衡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贺雪峰
推进双减工作,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让孩子们真正的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
“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彻底清零,大湘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落户衡阳,“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建成,生活在衡阳的老百姓幸福感越来越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