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常宁动态

栽好梧桐树 引来凤凰栖

走进依美园衡阳实业有限公司的展厅,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毛绒玩具包令人眼花缭乱。想不到一些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毛绒玩具,竟是出自常宁湘南纺织产业基地。

“因为设计新颖、品质过硬,依美园跟国外不少商家达成合作,代工生产,很受欢迎。”公司董事长陈红林指着刺绣车间里整齐排列的12台大型刺绣机介绍:“这些都是电脑控制,一台机器就有60个机头同时绣花。”

“85后”的陈红林是地道的常宁人,2008年告别打工生涯,在东莞厚街开设礼品店,之后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逐渐积累近百项知识产权,并为国外知名品牌代工生产,多次被评为“优质供应商”。依美园如今已成为毛绒玩具行业排名前列的头部企业。

“响应‘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依美园2022年投资1800万元在湘南纺织产业基地服饰生产园购买标准厂房和倒班房各一栋,又添置了价值500多万元的大型智能刺绣等设备。今年初企业正式投产,是今年常宁市第一家投产的纺织企业,不仅促进了家乡经济发展,增加了税收和就业,更完善了纺织基地的产业链。”常宁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投产后,这里其他厂家的刺绣加工被‘一口吞下’,他们不用投资买刺绣设备,也不用外出找刺绣加工厂了。”依美园车缝部主管吴巧荣说,她是三角塘镇盐湖村村民,以前在广东打工,今年正月进入公司,“每月工资5000多元,收入不比沿海那边少,还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湘南纺织产业基地是我省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标杆项目,分服饰生产园、环保设施园两大功能片区,致力于聚集棉纺、服饰生产,洗水印染、成衣加工、销售营销等上下游企业,实现集群发展,打造循环经济。经过几年的努力,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的生产格局加速形成:服饰生产园建成厂房22栋、倒班房23栋;环保设施园建成7栋洗水厂房、面积16.5万平方米,印染厂房5.3万平方米。现在,这个火热的园区成了外来投资者特别是回归湘商眼中的“香饽饽”。

目前,服饰生产园招商入驻企业21家,环保设施园招商入驻企业7家。其中,雅轩服装、众凯服装、大胜服饰、米思阳服饰等11家企业已投产,依纳服装、欧众服装等企业正在筹建、装修中。园区引进的28家企业中,属于湘商回归的企业14家,总投资18亿元,带动周边劳动力近3000人,预计今年产值10亿元以上、税收近千万元。现在,基地每个月出口牛仔裤30多万条,出口金额150万美元左右。  

“我是2018年回乡创办牛仔服饰企业的,是常宁第一个回乡投资的服饰企业。当时是租的厂房,开始只有80多个工人,当年完成税收80万元。”常宁市康杰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志勇说,他们公司今年也购买了全新的标准厂房和倒班楼,搬进了纺织产业基地。他说:“能为家乡作贡献,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开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在外家乡人和有志之士来常宁市投资兴业。”(钱辉  )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