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常宁动态

熬制人生至味


守静 周小青摄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在这片古老而宁静的土地上,微风轻拂间,弥漫着浓厚的豆香,随着晶莹的豆油涌动,这里的豆油匠人仿佛在演绎一场精妙绝伦的人生熬制过程。每个环节都如同岁月的琢磨,每一滴豆油都蕴含了他们用心与经验的匠心。

一颗颗生黄豆,从泥土滋养到晶亮的人间至味,这并非简单的制程,更是对时间、体力和技艺的磨练。选豆,是这个传统手艺的第一关键步骤。这里的豆油匠人坚持选用当年产的非遗保护物种拖泥豆,虽产量不高,却知道只有这样熬出的油才是真正的豆油,品质上乘。

煮豆、蒸豆,如同生命的酝酿,经历冷却、发酵、清洗,再到第二次发酵成豆豉。用开水泡发酵好的豆豉,取其汁水进行熬制。通过熬制的巧妙技法,将其汁水浓缩成为豆油的灵魂。这七个主要环节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丰富的经验和工艺。

然而,最耗时、最耗体力的环节,莫过于熬制。从猛火到温火,长达十七个小时的精心守护。这不仅是一场对炉火与精力的较量,更是对火候的精准掌控。这里的豆油匠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用力搅拌豆汁,更是用脑子与经验来调控火候,将汁水逐渐熬制成浓稠的膏状豆油,散发着芬芳。经历重重波折后,方能凝聚出豆油独特的风味,展现豆油的真髓。这是一场技艺的传承,也是一场人生的静默诗篇。

熬制 徐瑞东摄            

在常宁,豆油已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自清朝末年开始,豆油便深植人们的生活,不仅是食物的美味调剂,更是生命的激情灵感。

尤其是在常宁,田尾雷氏豆油更是一绝。到了雷成云的手艺已经传承了数代。日复一日,岁月无声地流淌着,当年意气风发的小雷成云如今已是壮年的雷师傅。他的手一掐,判断豆煮的火候;眼一瞄,明白酶是否充分;鼻一闻,辨别豆油的色泽和纯度。这种娴熟的技艺,让他成功打造了田尾豆油这个响当当的品牌,成为非遗传承的生动典范。

雷家人熬制豆油已有几辈子的历史。在村里漫步,即便再勤快洗澡,身上仍然弥漫着浓浓的豆油香气,仿佛这香味早已融入雷家人的骨髓之中。令人惊奇的是,尽管身在浓郁的豆油氛围中,雷成云的嗅觉能够从微妙的豆油差异中辨别不同的味道,即使豆油封装起来,他也能轻松分辨出哪一瓶是自家熬制的。

                                                                     酵坊 张双胜摄                                   

对于雷成云而言,豆油不仅仅是生计,更是一种信仰。他用豆油调和生活的酸甜苦辣,将豆油融入血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尽管已经熬制了半辈子的豆油,他仍对每一锅豆油怀有敬畏之心。他的心态如同熬制豆油的火候一般,沉稳而成熟。每当熬油阶段,他总是边搅动大铲边念叨,仿佛在与炉火对话,告诉自己“莫急,莫急”。

在大火炉旁度过的十几个小时里,夏天宛如一场免费的桑拿,汗水淋漓,但雷师傅从不放松。当铁铲搅不动的时候,他会回首看着墙上的几个大字:“一锅豆油任平生,我熬”,咧嘴一笑,仿佛在述说自己熬出的不仅仅是豆油,更是一生坚持与情感。这种对传统的坚守和敬仰,使田尾豆油成为非遗产品的象征。

通过对豆油的精湛熬制,这里的豆油匠人不仅熬制出了顽强的坚持,还熬出了一生的淡定和从容,熬出了人生至味。他们用手艺熬制的不仅仅是豆油,更是一种生命的馈赠,对宁静时光的沉甸甸热爱。

组图 周小青 张双胜摄           

(作 者:方富贵 徐瑞东 周小青)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