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城管执法局 > 规划计划
2025年上半年,常宁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围绕"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攻坚克难,扎实履职,城市环境品质和管理效能得到稳步提升。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点任务开展情况
1.党建引领迈上了新台阶。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聚焦促发展,惠民生、增福祉,保安全、守底线,把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监督管理,科学把握城市治理规律,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让基层组织更有力、党员更有为、治理更有效;始终抓牢干部队伍这一关键,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不断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2.廉政建设焕发出新气息。始终坚持党建领航,以严的基调、高的标准、实的举措,努力打造政治过硬、组织得力、作风清正、制度健全、文化清朗的"清廉城管"。采取领导领学、党课辅导、个人自学、研讨交流等方法,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内容,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及工作作风,使过紧日子的理念深入每一名干部职工的脑海中。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逐级上报,建立台账管理,降低个人决策失误风险。
3.精细化治理行动成绩斐然。持续推动管理服务力量下沉,在4个市区街道办事处设立城管执法中队,在市场、广场、校园周边等人口密集场所设立城市驿站20余个,采取"卡点值守+定点检查+机动巡查"模式,全面清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中村、老旧小区的堆积垃圾、种菜容器、墙面"牛皮癣"、乱倒乱堆的建筑垃圾等,并避开交通高峰,对相关区域路面进行清洗,零距离解决群众反映的"家门口"环境秩序问题,开展普法宣传、便民服务活动等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累计清理卫生死角2000余处,清运各类垃圾5000余车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持续开展城区市容秩序整治,累计规范出店经营1000余起、占道经营850余起,清理小广告1500余处,拆除破损广告招牌210余处,清理清运各类杂物100余车,清理建筑垃圾80余车,下达整改通知书6起;建成劳动南路、玉溪水岸临时停车场,在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背街小巷施划停车位2万余个,有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完成西门桥、北门桥等桥体鲜花更换15万盆,城区重要节点交通路口新增造型植物2000余株,北二环新建红枫林500余株,打造常宁互通、常宁北高速路口绿化、花化、彩化2.4万余平方,栽植绿篱3万余平方;完成王家园、合江亭、南塘街"口袋公园"提质改造工作,为城市增添色彩。
4.综合执法效能稳步提升。在全市区推行"首违免罚或轻违不罚"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围绕乱贴乱画、乱搭乱堆、乱停乱放等方面,制定"首违免罚或轻违不罚"事项清单,综合运用教育、告诫、引导等多种手段,对符合条件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通过教育引导促进当事人自觉守法,执法社会效果显著提升,彰显了城管执法既有"尺度"又有"温度"。规范出台《规范行政执法七条规定》、《常宁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执法文书领用制度》,进一步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提高执法效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上半年,共立案查处19宗,简易程序3405宗,首违免罚89起,轻违不罚23起,开展行政执法1266件,罚没收入与去年同比下降2.95%。
5.市容市貌整治纵深推进。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校园周边、广场周边、市场周边等区域高峰时段拥堵混乱问题,采取"定点值守+错时巡查+联动疏导"模式进行综合治理,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持续深化"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开展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区域市容秩序专项整治行动10余次,清理占道经营、乱堆乱放3600余处,规范流动摊点5000余个;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大型户外广告5处、各类户外广告招牌36处,对沿街店铺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60余处,下达责令整改90余家;对高层楼房大型户外广告、LED广告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经营业主进行法规宣传,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自行整改了20处,拆除了10起,自行拆除大型楼顶户外广告8起。
6.环境卫生治理成效显著。紧紧围绕城乡居住环境整治工作,全天候开展环卫保洁,集中力量开展"城市家具"大清洗、卫生死角大清理行动,对公交站台、果皮箱、道路护栏等进行深度清洁;路段长全天侯监督检查辖区清扫保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全城清扫保洁质量达标;对背街小巷、城中村等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城市公共空间洁净度明显提升,市民获得感增强。共清理死角死面200余处,处理生活垃圾80余吨。大力开展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建筑垃圾集中清理整治活动及裸露渣土覆盖,共清理460余处,约1万余方。
7.城市园林绿化增量提质。把握春季植物生长黄金期,全面开展绿化补植工作。对城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等区域的缺株断垄、长势衰弱苗木进行摸排统计,制定详细补植方案。累计补植香樟、桂花、法国梧桐等乔木500余株、灌木13万余株,共修剪行道树3万余株,绿篱修剪30余万平方米,对青阳路进行提质改造,栽种山茶、月季1000余株。常宁南、常宁北通道绿化花化彩化,栽植彩叶花叶植物30000余株,播种格桑花、万寿菊等地被草花30000余平方。开展春季施肥专项行动,累计施肥10余吨,开展4次消杀工作,有效控制了虫害扩散。并对东一环外来物种一枝黄花进行了全面消杀,维护本地生态平衡。
8.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有力。燃气、路灯职责职能于今年4月底,从市市政公用设施服务中心划拨到市城市综合服务中心。自接管以来,强化市区路灯、燃气设施巡查维护,检修路灯1万余盏,维修路灯线路2000余米,亮灯率稳定在95%以上;按照省、市《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专项方案》,围绕8个方面的典型常见安全隐患开展"起底式"排查整治。截止当前,联合成员单位、乡镇检查80余次,累计排查居民用户5万余户、餐饮企业用户1200余户、教育企业50余户、医疗企业18户、燃气具及配件销售22家、文旅1家、液化气企业5家、管道燃气企业1家。
9.民生实事办理成效显著。2025年,共接办人大代表建议8个、政协委员提案9个。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班、拟定工作方案,制定任务清单,专班人员定点定期跟进,把任务清单化,把清单项目化,把项目责任化。当前建议提案正在办理中;接办中央巡视组交办案2件,正在办理中。6月,高(学)、中考期间,发放《致全市广场健身娱乐爱好者、经营者的一封信》共计3000余份,制作专题宣传视频2个,现场制止劝导噪声扰民行为60余起,暂扣音箱5个;组织燃气公司对各个高考考点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检查,细致排查燃气设施、管道的用气安全情况,营造安全放心的考试环境。
10.流程重塑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表率作用,持续开展每月的第一周星期四"局长进大厅"活动,深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城管服务窗口,现场为办事群众诉求答疑释惑;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截止当前,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326件,其中包括户外广告设置审批、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审批、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等,办结率达100%。积极配合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申请、受理、审批、反馈全流程办理。上半年,线上办件量占比达85%,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一是精细治理水平有待提高。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环境卫生反复回溯,存在突击整治多、长效管理少的问题;园林绿化方面也存在重建设轻管理倾向,精细化管理标准缺失,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管理机制不健全。
二是执法资源配置有待优化。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管理事项增多,一线执法力量相对不足,专业领域(如规划、环保)执法能力有待加强,装备现代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三是构建"大城管"格局有待深化。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不够完善,协同作战效能提高有待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部分商户、市民自觉维护城市环境的意识仍需加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氛围需持续浓厚。
四是为民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为民服务思想没有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融入到工作,决策关注业务多,关心群众少,对待群众问题时,没有充分认识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导致为民服务工作开展不畅。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局将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精准发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提升城管品牌形象
一是增强党建实效。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引领推动党建和业务相融互促。抓好"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用好本地红色资源,定期开展支部间"互查互评、互学互鉴",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引领力、凝聚力、战斗力。二是加强典型引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重口碑的鲜明导向,将人才选拔培养与干部选拔任用紧密结合,为队员发挥才能、成长进步"搭台引路",打造"四个过硬"干部队伍。三是加强作风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突出"关键少数"示范作用,从生活小节、工作细节、思想枝节、行为末节上加强修养,管好身边人身边事,构筑清廉"防护网"。
(二)强化法治建设,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学习先进典型促提升。认真落实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协作会议精神,坚持"结对式""清单式"对标学习先进典型,适时组织赴先进城市学习调研、观摩考察,取长补短,互学互鉴,进一步提升队伍建设水平和城市治理能力。二是聚焦专业办案提质效。聚焦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加大对市容环卫、生态环保、规划建设、燃气安全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持续抓好部门移交案件办理,确保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加强对法律法规应用、执法文书制作、疑难案件查办等基层办案业务的培训指导,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和案件讨论、研判作用。三是开展普法宣传筑基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将普法宣传教育贯穿在日常执法和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利用全国"宪法宣传周""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宣传普及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引导市民做城市文明的践行者、维护者和宣传者。
(三)强化行动抓手,进一步推进城市精细治理
一是多管齐下强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聚焦"净化、靓化、绿化、序化、美化",围绕管理重点难点,回应群众关切热点,打好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组合拳"。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商户自觉改善门前"小环境",助力提升城市"大文明"。二是常抓不懈开展占道出店专项整治。按照"全面管控、重点整治、常态管理"的原则,取缔主要路段、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各类无序经营流动摊点。整治城区大排档、露天烧烤等占道经营及污染环境现象。三是靶向发力组织沿街立面广告整治。以"减量、规范、安全、美观"为标准要求,推进楼顶广告、墙体广告、跨街广告等高空广告整治。落实"谁所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压实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及时采取管控措施消除隐患。
(四)强化净城洁路,进一步打造幸福宜居环境
一是持续整治乱停乱放。深入开展"文明出行、规范停车"教育宣传,不断提升市民文明意识,坚持疏堵结合、柔性执法,按照"科学施划、应划尽划"原则,施划停车泊位,加强主次干道、重点区域非机动车停车秩序管理,依法查处机动车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违法行为。二是深化道路扬尘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渣土处置核准、渣土运输企业和车辆信用等级评定、分级监管等制度,严查未经审批擅自处置、私拉乱倒及道路抛洒等行为。落实工地环境管理"门前三包"责任,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开展城市道路洒水、湿扫、喷雾等湿法作业,进一步提升降尘除尘效果。三是深化建筑垃圾污染防治。按照"零容忍、溯源头、严惩处"的原则,坚持阶段性集中整治和常态化严格监管相结合,形成震慑态势,进一步提升建筑垃圾管理水平。
(五)强化重点突破,进一步抓好园林绿化管护
一是建机制、彰显园林绿特色。城市"三分建、七分管",按照"建管并重、以管为本"的原则,在常态化管理上保长效,精细化管理上出精品,规范化管理上树形象。严格对各公园、广场、风光带的环境卫生管理、基础设施维护、园林项目建设等大小项进行督查评比。二是强服务、绘就园林绿底色。严格按养护标准对所管辖绿地进行养护管理,加强街道、广场、风光带、小游园绿化的修剪、施肥、除虫、抗旱淋水等日常管护工作,按照绿化养护标准养护到位,努力将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三是惠民生、做足园林绿成色。坚持"问效于民"优化服务的原则,结合精细化治理行动,充分利用城市废弃地、边角地等空间见缝插绿,扎实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实现市民"推窗见绿,移步入园"的美好愿望。四是抓落实、增添园林绿本色。对主、支干道、沿河风光带、背街小巷及公园、广场等花坛绿化带进行全面补植。保持城市重要节点一年四季有鲜花,在中心绿地栽植草本花卉,实现道路绿化带的"花化""彩化"。
(六)强化服务为先,进一步实现民生福祉提升
一是持续抓透审批优化。围绕"减流程、优程序、提效率",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行"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集成、一次办结""六个一"服务新模式,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向"高效办成每件事"转变。二是持续抓严信访综治。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依法依规、将心比心做好信访工作,让群众事心双解、案结事了。坚持主要领导阅批群众来信,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制度,认真办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三是持续抓实热线办理。简单问题"即时办结",一般问题"日清日结",难点问题"限时办结",力求群众满意。对连续反映、普遍性或倾向性问题,实时监测研判、综合治理,注重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推动办理一个案件、回应一个诉求向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转变。四是持续抓深乡村振兴。常态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活动,用点点滴滴的"暖心事"做群众的"贴心人",助力宜居和美乡村建设。
(七)强化统筹一体,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态势
一是持续抓牢安全生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户外广告、燃气安全整治、环卫基础设施、渣土运输等重点,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攻坚行动,立足抓早抓小,夯实本质安全基础。二是持续抓细应急管理。立足"保民生、保畅通、保秩序、保安全",完善城市管理应急响应机制。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响应及时、处置到位"的原则,完善铲冰除雪、城市防汛以及台风暴雨、低温冷冻恶劣天气等应急预案体系。三是持续抓紧舆情安全。定期开展意识形态专题研究,加强城市管理领域舆情监测、研判预警和处置工作,开展舆情引导业务培训,健全上下联动、责任明晰、反应迅速的舆情处置机制。四是持续抓好宣传推广。加强与传统主流媒体、网络新媒体合作,扩大自媒体视频宣传力度,增强媒体应对能力,抓好信息宣传员队伍建设,优化"常宁城管"管理,突出工作成效、经验做法以及基层一线先进典型。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