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和下半年财政工作计划

2024年上半年财政工作总结下半年财政工作计划

常宁市财政局

202471日)

 

2024年,我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源节流并重,增收节支并举,严格管控财政运行风险,维护了全市经济大会发展大局稳定。

一、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一)财税收入稳中有进。上半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会同各执收部门强化税收征管,加强堵漏征收,各项财税收入指标平稳向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顺利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有力推动了全市财政经济健康运行。上半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2888万元,同比增加10538万元,增长12.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66011万元,同比增加7960万元,增长13.71%,地方税占比达71.07%;非税收入完成26877万元,同比增加2578万元,增长10.61%

(二)财政支出保控有序。上半年,在收支矛盾尖锐、库款资金不足、支付压力空前的艰难形势下,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坚持“以收定支、量财办事”的原则,以“三保”支出为重点,规范资金拨付次序,积极筹集资金,实现了工资按时发放,机关和乡镇村社区运转基本平稳,基本民生和农民工利益得到基本保障,社会面基本稳定,切实树牢了习惯“过紧日子”思想,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了刀刃上。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5485万元,同比减少55494万元,下降17.29%,其中:民生支出完成212422万元,占比达80.01%;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62165万元,占比达61.08%

(三)管理质效明显提升。一是科学编制财政预算。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全面实施零基预算,从严从紧从细编制财政预算,我市2024年财政预算行政经费压减20%以上,压减了5041万元;专项项目资金压减50%以上,压减了12217万元,切实做到了勤俭节约、力戒浮华。二是坚持“三保”优先地位。始终把“三保”支出放在首要位置,规范资金拨付顺序,全力保障“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资金需求。上半年,按照国家标准,全市“三保”支出完成177338万元,其中:“保工资”完成107995万元,“保运转”完成8158万元,“保基本民生”完成61185万元。三是全面盘活存量资金。加强结算专户管理,撤销部分财政专户,并对结转结余两年以上或预算执行进度缓慢一级预计年内难以执行的资金进行清理,及时调整用途,统筹整合使用,避免资金沉淀。四是统筹做好其他工作。持续发挥预算绩效评价、财政评审和政府采购“利剑”作用,切实为财政节约资金。起草出台《常宁市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实施办法》,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做好PPP项目分类处置,压减财政支出责任,确保PPP项目规范阳光运行。对标省委巡视、衡阳市县域经济专项审计等反馈问题,切实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

(四)“四大攻坚”全面实施。根据全省统一安排,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起草《常宁市财政管理改革“四大攻坚”实施方案》,全面实施财源建设、财政管理、财税改革、风险管控“四大攻坚”。在财源建设上,起草《常宁市财源建设实施细则》,在盘活国有“三资”、耕地占用税委托代征、强化非税收入征管、鼓励招商引资等方面实施财税激励政策。在盘活“三资”上,制定《常宁市国有“三资”盘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由我局5名班子成员带队分别对罗桥镇、洋泉镇、兰江乡、荫田镇、三角塘镇开展“三资”盘活联点先行先试工作,现已取得初步成效,洋泉镇、罗桥镇第一批处置资产正在办证,三角塘镇正在进行资产评估。在财政监督上,对全市村级财务和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就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同时,全面建设阳关审批系统,确保“一卡通”资金打卡发放到位。在风险管控上,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增加库款现金流,防范运行风险。进一步加强债务管理,切实做好控总量、化存量、遏增量、防变量,化解债务风险。对支付进行严格把关,要求要直接支付到末端,切实防范支付风险。

(五)队伍素质稳步提升。一是组织45名财政干部赴湖南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105天的脱产学习,全面提升干部业务能力。二是公开招录8名干部,充实乡镇财政所工作力量。到各单位选调三名专技人员到财评中心工作,充实专技力量。三是开展“我为财政献计策”的征文比赛,调动全局干部的积极性。四是传达学习贯彻常宁市十三届纪委全会精神,邀请市委巡察办主任刘杰军同志上了一堂题为《算好人生账,做好选择题》的廉政党课,时刻敲响财政干部廉政建设警钟。五是以市委开展常规巡察、群腐专项巡察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推进“清廉财政”、“清廉采购”、“阳光评审”工作,提高财政运行效能,助推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成绩固然可喜,但问题也不可忽视,当前,我市财政工作主要面临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与刚性支出增长过快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二是稳增长、促发展与兜底线、惠民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大。三是部门各项考核资金及专项资金拨付压力与本级可用财力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四是财政队伍素质与新时代财政工作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对此,需要在下阶段精准发力、奋勇施为,逐步加以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树牢习惯过“紧日子”思想,奋力实施财源建设、财税改革、财政管理、风险管控“四大攻坚”,全力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财源建设。全力推进财源培植,着力支持一区两园建设,全力打造两大千亿产业集群,培育“航母型”财源。贯彻落实中央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鼓励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流入实体经济,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加大向上争资跑项力度,增强财政保障实力。

(二)加强财税改革。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界定政府规模,避免政府支出责任扩张。推进专项资金、跨部门资金、财政拨款和单位资金三个统筹,强化重点战略财力保障。完善专项资金管理、预算执行约束、绩效管理等机制。进一步梳理园区企业招商引资政策,避免税收流失。创新税收征管机制,委托乡镇代征代收耕地占用税,压实乡镇资产处置主体责任,提高乡镇抓财税收入积极性。

(三)加强财政管理。牢固树立习惯过“紧日子”思想,坚持以收定支,优化支出结构。严格遵守“十个严禁”规定,强化预算约束和执行监控。规范资金拨付顺序,全力保障“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资金需求。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提高资金使用质效。加强库款管理,全面清理结算专户和暂存暂付款。持续发挥财政评审和政府采购“利剑”作用,切实为财政节约资金。完善预决算公开机制,更好接受社会监督,全力打造阳关财政。加强政府采购项目清查清理和村级财务检查,强化财会监督。

(四)加强风险管控。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债务风险预警和分析研判,坚决遏制债务增量,有序化解债务存量,管好用好政府债券,加强融资平台公司治理,严防债务违约风险。建立资金红线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制度,严防支付风险。严格落实财政运行红色风险地区管控措施,坚持开源节流、提质增效,严防财政运行风险。积极向领导汇报财政工作情况,向社会各界解释财政工作困难,严防舆情风险。

(五)加强队伍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到机关党建和财政工作始终。认真履行局党组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拟面向全市事业单位选拔选调一批具有文秘、造价、预算、财务方面的专业人才,壮大财政队伍。拟临时聘用一批财政评审方面的专业人才,缓解财政评审工作压力。开展谈心谈话、走访慰问等活动,关心关爱困难职工。不断丰富干部职工文体生活,提高队伍向心力和凝聚力。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