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交通局 > 规划计划
2025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常宁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争先创优、积极作为,全力构建常宁大交通格局,为我市“跻身全省经济十强”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1、G234新河至蒲竹公路一期工程:路基土石方工程完成80%,涵洞工程完成90%,防护排水工程完成20%,袁家桥中桥完成40%,洋泉河大桥完成25%,工程整体按计划有序施工。
2、 G356线安防精细化提升示范工程:处治长度28.18km,截至目前已完成路肩处治、中央分隔带护栏安装、波形钢护栏安装等总工程量的50%,预计8月初完工,将有效提升道路安全性能。
3、S219烟洲至荫田及荫田至白沙段公路项目:已逐步开展勘察设计招标工作,为项目后续建设奠定基础。
4、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项目:积极开展常宁近尾洲船闸拆迁安置地建设项目的前期咨询服务工作,包括临时用地弃土场复垦方案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5、常宁市水口山镇冶炼三厂至大渔村尹家农村道路改建项目:项目A线全长10.383公里,已完成所有路基土石方工程,管涵工程完成80%,路面工程完成75%,防护排水工程完成20%;项目B线全长2.201公里,已完成所有路基土石方工程及管涵工程,路面工程除个别换板和接线面板未施工外,已完成95%,防护排水工程完成20%,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
(二)农村公路建设成效突出
2025年计划实施新增乡镇通三级公路2.5公里、旅游资源产业路44.255公里、并村连通路34.479公里,总里程81.234公里。目前,已完成旅游资源产业路20.92公里及第一批、第二批考核项目勘察设计;第一批旅游资源产业路24.82公里、并村连通路23.428公里共55个项目正在进行财评,即将开展第二批项目送审工作。
1、乡镇通三级提质改造项目。一是X206(原X078)线常宁市宜阳至板桥乡镇通三级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因资金原因暂未施工,正积极协调解决资金问题。二是X236线张家坳至胜桥乡镇通三级公路提质改造工程:项目全长10.843公里,已于2025年4月12日正式开工,截至目前已完成挡墙砌筑1750米,涵洞12道,累计完成工程量22%。三是X235线大市至蓬塘乡镇通三级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常宁X235线 K0+000 - K9+885 全长9.885公里,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并签订合同,施工单位已入场进行前期调查工作。
2、危桥改造工程。2025年我局目标任务共9座危桥改造计划项目,其中农村公路危桥改造8座,国省道危桥改造1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到湖桥(大堡乡)、新屋桥(大堡乡)、石畔桥(新河镇)正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因汛期影响,部分桥梁待汛期过后马上进场建设;重阳桥(板桥镇)正在施工,已完成桩基基础,下一步将进行桥台施工,预计2025年12月完工;新荣桥(庙前镇)已完成2个桥台、耳墙施工,预计2025年8月完工;国省道危桥正同小桥(兰江乡)已完工,上安桥(西岭镇)已完工,将进行交竣工验收准备;X098线大嘴桥危桥拆除重建工程已全部完成合同项目,并通过了交工检测;X098线茭河口大桥危桥改造工程已完成航评、洪评编制单位、施工图设计审批等前期工作,计划7月完成预算财评审查、招投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3、“最美农村路”创建。2025年我市创建全国“最美农村路”,对“渔罗公路”进行拍摄宣传,投入资金14.6万元,目前渔罗公路已成功当选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赋能四好农村公路发展服务资源包投入资金5万元,有效提升了农村公路的形象和影响力。
(三)农村公路养护精细到位
1、修复性养护:按省厅要求,每年养护大中修不低于1.6%,今年我局对C689、C080、C392等线共33.927公里进行修复性养护,目前已完成财评,正在办理政府采购相关手续。其中,X205线(K0+000 - K6+157)修复养护项目工程已完成招标,项目总里程6.157公里,预计10月底完成施工任务。
2、预防性养护:按省厅要求,每年预防性养护不低于3.4%,今年我局对项目计划库内共计里程74.907公里农村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清灌缝,目前已完成财评,正在办理政府采购手续。
3、水毁抢修:S343弥塔公路及G234洋塔公路清运路面落石塌方3000立方米,已投入资金4万元;S343线(K110+800)修建挡土墙250.9立方米,投入资金17.676万元,及时保障了道路通行安全。
4、小修保养:2025年春运期间,我局对多条路段进行碎石修补路面7500平方米,养护换板共计3179平方米,完善道路标志牌6块、标线868.2平方米,沥青路面维修300平方米,已投入资金112.34万元,有效维护了道路的良好路面状况。
(四)交通运输管理规范有序
1、依法整治交通问题顽瘴痼疾。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90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400余台次,共检查车辆3.3万台次;巡查公路里程12250公里,桥梁(涵洞)63座(延),清除非公路标识牌100块。查处各类交通运输违法案件292起,共计实施行政处罚110.7万元,有效维护了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2、道路运输服务保障到位。春运、五一、端午节假日期间,全市共投入班线客车550台,平安运送旅客16.651万人次,免费公交平安运行40万公里,运载乘客300多万人次,无一交通事故发生。半年来,积极办理各类车辆年审、新办证、转籍等业务,推行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切实把好运输市场车辆安全准入关。
3、水路运输管理加强。圆满完成2025年水路春运工作,共计发送旅客42286人/次。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完善汛期应急救援预案,落实防范和处置工作措施,及时发布汛期预警信息,修复“三牌一线”损毁码头域面,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五)安全生产防线牢固
1、道路运输方面:春运期间,我局积极开展道路运输安全工作专项巡查,对全市相关运输企业巡查30余次,出动工作人员90余人次,发现安全隐患和处理群众投诉20余起。定期组织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系统培训,并按要求录入系统23家企业,自查日报一般隐患数累计73条,督促52家企业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组织企业开展汛期暑期隐患排查66条,已全部整改到位;对所有道路运输企业开展暗访督查累计72家,发现重大安全生产隐患4起,已整改3起,1起正在跟踪整改中。
2、水路运输方面:半年来,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共督查企业6次,渡口码头20余次,联合当地乡镇拆解了14艘“三无”船舶,发现隐患18起,整改到位14起,3起整改中,1起限时整改。同时,为各渡口发放安全小喇叭,为辖区内客渡船安装AI智能监控,张贴船员“八不准”,印制《船员开航前自查清单》,有效提升了水路运输安全水平。
3、工程建设方面:2025年上半年,我局共检查项目施工单位60个,通报施工单位60个,开展质量安全生产检查85次,排查整改隐患147处,出动检查人员320人次,对我局所有在建项目全覆盖,现场进行整改102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4份,整改通知书整改45处问题,涉及11个项目,所查安全隐患及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运转平稳有序。
(六)党建引领持续发展
1、推进主题教育成效巩固。通过理论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等形式,持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结合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抓好主题教育整改落实“回头看”,对问题清单中的各项问题逐一整理,使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2、夯实政治思想基础。搞好统筹谋划,《常宁市交通运输系统干部素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及《2025年常宁市交通运输局教育培训方案》,构建全员学习政治理论提升整体素质的格局。截至目前,我局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已组织多场内部培训课程和专题讲座,涵盖政治理论、业务技能、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水上交通安全及应急救援等多方面内容,力求通过系统性、持续性的学习,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交通运输干部队伍。
3、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常宁市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为学习教育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今年4月、7月,局机关党委多次邀请常宁市委党校老师从理论高度和实践角度,为党员干部深入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局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6次,组织交流研讨3次,各基层党组织依托“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开展研讨交流活动3次。通过多轮次、多层次的研讨交流,党员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思想共识进一步凝聚,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显著增强。
二、问题及建议
(一)交通公路项目建设国省补助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导致往年工程欠款较多,影响了部分项目的推进速度和质量。建议政府加大建设项目资金拨付力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二)公交经营面临困境。公交公司受低票价以及扩大免费群体和开通冷门线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经营困难。建议政府加大对公交公司扶持力度,增加免费人群财政补贴资金,保障公交公司的可持续运营,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持续抓好项目建设。一要强化行业监管,确保工程项目保质保量,持续抓好质量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二要紧跟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重点项目如期开工完工;三要圆满完成省厅2025年下达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建设计划、安防工程建设计划以及危桥改造建设计划任务。
(二)持续抓好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调整优化公交网络体系,淘汰散、弱、小客运企业,优化重组客运市场,切实提升城乡客运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果,进一步完善构建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出行农村公路路网格局,强化对低标准公路拓宽改建,对安全条件不达标的公路路段进行提质改造,强化安防设施,全面服务我市乡村振兴战略需要。
(三)持续提升运输服务质量。 一是道路运输方面,以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为契机,促进城市客运行业健康发展;二是水上运输方面,突出督导巡查,不定期对辖区各渡口、码头及港埠企业进行巡查,加强部门、单位间的联动机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公路管养方面,积极实施大中修工程等处治措施,消灭国省道上的次、差等路,确保优路率达90%以上,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果,积极探索有效的公路管养机制;四是综合执法方面,坚持依法执法、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始终保持对治超工作高压态势,保护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行业秩序。
(四)持续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坚持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抓安全生产从源头抓起,抓早抓小,根治交通运输顽瘴痼疾,遏制车辆超限行为,预防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五)持续抓好党建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认真宣贯两会精神,多形式、多角度开展特色理论宣讲,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持续推进巩固主题教育成效;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属性、政治功能,抓政治、强引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把基层支部打造成党员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党性锻炼的主战场;全面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决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