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工业经济“植优势、补短板、促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2017年工业经济植优势、补短板、促发展

工作情况汇报

(201755)

各位领导:

下面我就常宁市今年以来落实工业经济植优势、补短板、促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工作经济植优补短开展的具体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人员和机构。为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植优势、补短板、促发展工作落实,常宁市成立了工业经济植优势、补短板、促发展行动专项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工业副市长兼任常务副组长。下设综合研究、项目推进、督查考核3个小组,从全市范围内选调一批懂经济、会管理、能力强、敢担当的优秀干部担任专职工作人员。从人员和机构上保证了“植优补短”工作顺利推进。

2制定了全市工业经济植优补短五年行动方案。编纂了常宁市开展工业经济植优势、补短板、促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全市工业经济五年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力争在2017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家,到2020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5家,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10家,工业增加值达200亿元,比“十二五”末翻一番。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全市已经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的基础上,对照衡阳市委《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召集相关职能部门会商,完善出台《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在产业发展、财政投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支持政策,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做到每个企业(项目)有人管,每个市级领导都有相应的企业或项目,定期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加强了重点工业项目的督查和调度。为加快重点工业项目推进,425日至28日,我市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市工业项目建设开展了督查调研活动,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将交办给相关职能部门抓紧解决。今年全市14月份,全市纳入衡阳市2017年重点工业项目5个,其中新建项目2个,续建项目3个。金翼铅业、大宇锌业、华兴冶化、鸿博高新材料等4个项目都将于近期建成投产。

6、规上企业“一企一策”精准挂牌帮扶工作有条不紊。目前已预定市级领导服务企业责任牌70块,正在制作中。

二、录春常务副市长“植优补短”调度会上提出的“十六个一”落实情况

1、迅速组织传达学习。衡阳市召开“植优补短”调度会后,常宁先后在全市范围和工业经济行动专项小组两个不同层面迅速组织传达学习,对“十六个一”进行认真领会,逐项明确落实措施。

2、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以推进五矿铜铅锌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五矿3313工程,着力打造好年产30万吨锌、30万吨铜、10万吨铅、3万吨镍的铜铅锌深加工综合基地。目前有专人专班专抓,为配合项目尽早落实,水口山园区进行了调规扩园,市委、市政府与上级发改、国土、住建、环保等部门进行了有效对接。

3、不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区两园为依托,在水口山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有色和化工产业,水口山经济开发区着力打造成千亿级园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有色产业基地。宜阳工业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衣制鞋、智能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年内完成一期1500亩征地拆迁,新建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加快与珠三角、长三角等企业对接,承接好产业转移,年内引进5家以上企业落户园区。为促进园区经济发展,大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内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按照产业、基础设施、商住各占1/3的思路,完善就医、就学、购物等综合配套设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

三、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下半年打算

2017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推动供给侧改革关键之年,工业经济总体形势是积极因素增多,呈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态势。今年工业经济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衡阳市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产业主导、工业主打,着力植优补短,加快转型升级,做好有色文章,做强有色产业,实现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全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一是抓好在建工业项目尽快投产达产。突出抓好金翼有色、华兴冶化、大宇锌业、隆源科技、鸿博高新材料、北高峰碳酸钙、齐家茶油等工业项目建设进度,使之尽快投产达产。二是抓好金铜项目。力促金铜项目一期全部投产,做好金铜项目二期前期工作。三是积极对接推进五矿铜铅锌产业基地项目尽快落地。努力推进五矿3313工程,着力打造年产30万吨锌、30万吨铜、10万吨铅、3万吨镍的铜铅锌深加工综合基地。

2、以五矿铜铅锌产业基地项目为契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有色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铜铅锌产业升级。整合做强金翼有色和志辉冶化,金翼有色除10万吨利用废渣炼铅外,还要做好50万吨废旧铅酸电池拆解项目,力争粗铅总产量达30万吨,产值过60亿元。志辉冶化做好二期电铅扩能工作,总产量达10万吨。二是做强做大有色化工传统产业。积极支持宏兴化工、沿江锌业等企业通过创新改革和扩产经营,提高本市传统产业在业内的竞争力,争取实现年生产硫酸锌系列产品12万吨,铅盐产品6万吨,产值    30亿元。三是大力发展铜压延产业。围绕特色优势,突出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条,进行铜产业招商,力争在2017年引进铜压延加工项目1—2个。

3、继续搞好服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加强企业服务。继续争取实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做到每个企业(项目)有人管,每个市级领导都有相应的企业或项目,定期为企业解决具体问题。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和常宁市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出台本级扶持奖励入园工业企业实施办法,助推企业发展。三是加强运行监测。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四上企业入规,目前,我市拟上报规上企业10家,非样本企业1家,正在申报之中,对主要经济指标加强分析和预测,准确把握经济走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力促经济稳健运行。四是加强要素保障。重点做好企业用电、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保障,最大限度释放经济活力,增强企业发展动力。五是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在服务企业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全市中小企业。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