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科工信局 > 业务类
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期发展情况
汇 报
(2017年3月15日)
一、常宁工业概况
常宁市位于衡阳市西南部,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人,辖23个乡镇(办事处)。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0余种,其中铅锌储量居全国之首,有“世界铅都”之称的水口山有色集团坐落在水口山镇。常宁工业主要分布在水口山、宜阳、柏坊、西岭、白沙等乡镇,分属化工、有色冶金、轻工、煤炭、建材、非金属、机械制造等14个行业,主导产品有铅、锌、铜、金、银、锡、硫酸、硫酸锌、氧化锌、碳铵、高岭土、煤炭等30多种。常宁素称 “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也是国务院命名的“油茶之乡”和“杉木楠竹之乡”。 水口山经济开发区2013年8月经省发改委批准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点园区,2015年6月经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点园区。我市还拥有油茶山林积100万余亩,年产油茶5000吨,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中国油茶第一市”。此外,近些年我们的交通业发展迅猛,泉南高速、京港澳高速穿越其境。松柏千吨级码头和瓦松铁路正在建设中,优越的矿产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优势,为常宁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动力和源泉。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行情况。到目前为止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家,其中2016年内新增14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个数排衡阳市第一,为企业争取资金近6000万元。累计完成总产值196.43亿元,同比增长9.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1亿元,增加值增长率达7.2%(衡阳市规模工业增加值为6.8%);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五矿铜业在2016年5月竣工投产。2017年预计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家,到2020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5家,规模工业企业将达到110家,完成工业增加值达230亿元,比“十二五”末翻一番。
2、园区工业发展状况。目前我市按“一区两园”的思路,突出产业主导,工业主打,着力植优补短,加快转型升级,力争打造千亿级园区,目前园区共有23家企业,园区2016年完成产值 140.3亿元。
1加强有色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重点建设好水口山有色循环经济园,进一步完善园区内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按照产业、基础设施、商住各占1/3的思路,完善就医、就学、购物等综合配套设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
2打造有色产业集聚区。2017年金铜项目一期预计年产阴极铜10万吨,年新增产值63亿元,他将带动我市铜压延及有色冶炼化工的发展。积极推进五矿“3313工程”,着力打造好年产30万吨锌、30万吨铜、10万吨铅、3万吨镍的铜铅锌深加工综合基地(株冶整体搬迁项目)。目前有专人专班专抓,为配合项目尽早落实,水口山园区进行了调规扩园,市委、市政府与上级发改、国土、住建、环保等部门进行了有效对接。
3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根据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及产业相关政策,我们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关闭了9家冶炼企业和17家有色化工企业,并对他们进行了整合入园为一家粗铅冶炼企业和5家有色化工企业。目前,3家有色化工企业已竣工投产(凯威化工、沿江锌业、宏兴化工),其它3家搬迁入园企业(华兴冶化预计在4月初竣工投产,大宇锌业在5月中旬竣工投产,有色金属冶炼整合为一家企业—湖南金翼有色公司预计5月底竣工投产)。
4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宜阳工业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衣制鞋、智能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年内完成一期1500亩征地拆迁,新建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加快与珠三角、长三角等企业对接,承接好产业转移,年内力争引进5家以上企业落户园区。
二、存在的困难
1、融资难。目前我市园区企业急需流动资金,据初步统计,尚存在近2亿元的资金缺口,而向银行借贷较难,自己又无融资条件,影响企业正常运转。
2、招工难。目前我市宜阳工业园区多数企业存在用工短缺问题,不能满负荷生产。企业对熟练工、技术人才需求较大。
三、建议
1、衡阳市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面向县市,特别是我们常宁是工业大市,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大力支持。
2、省里的各项专项资金对省财政直管县的支持力度仍继续加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