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2023年上半年,常宁市市场监管局在省局、市局及常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党建为统领,坚持高质量发展,牢守安全底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亮点

一是高标准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

公益宣传活动3月15日,隆重举办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提振消费者信心、助力乡村振兴”农村消费教育村村行启动式公益宣传活动。提升全社会消费维权意识,促进企业自觉践行社会责任,保障消费公平、促进社会消费。


二是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我市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四个最严”和中央《意见》、省委《实施意见》的总要求,抓实食品安全工作,近四年来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并全面推动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

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彰显政治担当。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市场监管优势,把党建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以党建促改革、以党建促稳定、以党建促发展。一是扎实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究制定《2023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及讨论活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带头学习、带头讨论、带头撰写学习心得。是有效衔接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2个驻村工作队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撤回;根据组织安排,重新安排一个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到洋泉镇杉桥村驻村,工作队通过开展屋场恳谈会、入户走访等,熟悉掌握村情。是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响应省级文明城市巩固提升的号召,设立60个网格,215名市场监管人员进入网格,发布《致全市个体经营户和企业的一封信》,倡导做文明市民、开文明商店、创文明城市,推送相关短信4万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衡阳群众”志愿服务活动;张贴和发放文明餐桌宣传海报、提示牌、12315宣传海报10000余份。

(二)促进质量提升,夯实质量基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通过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等措施,进一步夯实质量基础,加快建设质量强市步伐。一是实施第二届常宁市市长质量奖。根据《常宁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启动评选活动,将召开第二届质量发展大会,鼓励创新创业。二是推进认证认可工作。加强对机动车检测机构监管,召开电动车规范经营提醒告诫会,全面开展低速电动车、非法改(拼)装车集中整治,推进交通问题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取得实效。三是优化计量服务。以“计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扎实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6条,设立宣传展板2块,向市民普及粮食、水、电、燃气、视力等计量知识。

(三)推进知识产权,强化创新驱动。坚持以创建“湖南省知识产权建设强县”为契机,纵深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一是突出战略位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出台《2023年常宁市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行动方案》,市财政设立知识产权培育基金,专项投入,加强保障。二是优化技术服务。在水口山经开区筹备建设湖南省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分中心,已获得省局批准立项;结合“为民办实事”和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开展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技术服务和优惠政策。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知识产权“铁拳”“蓝天”行动,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建立“大保护”格局。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

(四)便捷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按照商事制度改革要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了办证服务效率。一是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全面实施市场主体全程电子化登记,截止目前,全市全程电子化办证率达到85%,截止6月12日新增市场主体4579户,其中新增企业注册2125户,个体注册2420户,个转企58户;二是推进“互联网+市场监管”。出台并实施《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市场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构建特种设备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安全应急响应、安全责任保险信息管理等5个监管平台,推进智慧监管,构建一套“一体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市场监管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三是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覆盖食品经营、特殊食品、产品质量、消保等方面,完善抽查计划、方案和清单,扩大信用监管的覆盖面。四是推进年报公示工作。改进年报指导服务方式,通过短信平台推送催报年报短信3万余条,确保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年报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进一步夯实信用监管基础。五是推进审慎包容监管执法。分批召开股室、监管所务虚会和股、所、队行政执法联席会,明确监管权限、执法界限,推进综合执法、文明执法、包容执法等。

(五)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制定并实施《2023年市场监管工作要点》按照强监管、严执法、防事故的要求,全面开展各项市场监管工作,维护市场安全、稳定、和谐、有序,上半年共查处案件32件,罚没金额130余万元。一是加强重点领域专项治理。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开展“三承诺一倡议”宣传,持续加强广告、市场交易、餐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推进成品油流通市场领域安全隐患整治,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联席会议,集中力量开展成品油流通领域专项执法“百日行动”。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结合查处无证无照等工作,按照常宁市委市政府要求,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实行“零容忍”,坚决吊销营业执照,配合政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三是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暨联席会议,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六)树牢底线思维,守住安全底线。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牢牢守住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安全不发生安全事故的底线。一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继续推进打非治违“三年行动”和消防安全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应急预案;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行动,按照“四不两直”要求,常态化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报告工作,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市民安全意识。二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对公用和经营性特种设备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液化气瓶全面实现“一设备一编码”;推广特种社保安全责任保险,构建“监管+保险”的监管新模式。三是加强药械安全监管。开展中药饮片、医疗器械、村卫生室等专项整治,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假劣药、过期药、回收药等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上半年,共检查药店300家次,查办医疗器械违法案件3起,还未办结;查办药品违法案件10起,罚没13余万元。开展药品行业培训和“药品科技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培训从业和管理人员240人次,覆盖率100%。四是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召开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制定重点工作安排,制定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学校食品安全联合检查暨“护苗行动”,发布检查通报,限期整改;启动茶油小作坊专项整治,已完成摸底排查工作;开展食盐、特殊食品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特殊食品与普通食品混放销售及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食品销售等违法行为;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落实,严格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故。

三、当前面临的形势、困难及问题

虽然上半年我局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上级工作要求及标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市场监管能力有差距,技术支撑不足,市场监管智慧化推进较慢,部分执法人员监管理念陈旧,这些都影响了市场监管的效益和效果。二是市场监管领域治理能力不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运用不熟练,群众及社会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治理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三是服务企业能力不够强,服务企业手段单一,将企业需求与部门智能结合的能力有待提升。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常宁市场监管局将围绕省局、市局和常宁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抓落实,强效能,有序推进市场监管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以商事制度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经营主体退出简易化、“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常态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规范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二)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不断夯实质量工作基础,引导企业引入卓越绩效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积极主导或参与制定标准,做好专利挖掘与商标注册,重点挖掘高质量专利,从专利发明数量转向专利发明质量。

(三)在守住市场安全防线上下功夫。一是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完成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提高监管效能。二是创新特种设备监管,推行电梯智慧监管,健全气瓶追溯体系建设,推进电梯责任保险。三是加强抽查抽检,着力防范重点工业产品质量风险。

(四)在规范市场秩序上下功夫。一是严格进口冷链食品的监管。二是做好价格执法、网络监管,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防护用品等领域虚假违法广告。三是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和市场竞争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大力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入融合,围绕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加大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监督力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打造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市场监管铁军。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