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信访局 > 规划计划
全市信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质量完成了全国两会等特护期信访维稳工作,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工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确保大局和谐稳定,现将我局信访工作半年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6月30日,全市信访总量880件次,同比上升51.46%,其中乡镇信访总量225件次,市直555件次。880件中,来信51件次,同比下降33.77%;网信283件次,同比下降34.79%。全市各级走访共545人次,同比上升294.93%,(其中多为本级集访),其中,到国家局走访26人次(含属事属地重复计算),同比上升100%,;到省走访42人次,同比上升17%;到衡走访29人次,同比下降27%。
二、工作情况
1.立足“事要解决”,推动提质增效抓业务。一是坚持闭环管理。围绕“简单信访马上办、一般信访快速办、疑难信访监督办”原则,下气力开展初信初访办理提质增效行动,推行信访办理“两见面一现场、双审核一把关”结案机制,实行“清单+闭环”管理,做好办理文书、答复意见预审工作,确保群众参评率、满意率逐步上升。二是强化积案化解。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包到底”的要求,对所有信访积案逐件交办、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召开信访联席会议对重难点信访事项会商,对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因案施策、跟踪督办,确保按期化解目标实现。
2.坚持抓早抓小,推动夯基筑本抓源头。一是加强源头治理。出台《常宁市初信初访管理办法》规范初信初访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强化闭环管理,推动工作落实,最大程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防止信(网)转访、初转重、下转上。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小、化解在早、化解在基层。二是深化多元化解。规范信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管理,整合各类调解资源进驻中心,强化访调对接、访诉对接,大力推行部门联合接访和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尽全力将问题解决在小、处置在早。
3、切实加强信访法治宣传,依法处理违法信访行为。大力开展信访宣传工作。为进一步加强信访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理性、有序、文明表达诉求,巩固提升去年信访工作“法治建设年”活动的成果,根据上级精神,5月份定为常宁市“信访法治宣传月”,5月24日,市信访局精心组织宜阳办事处、培元办事处、泉峰办事处、曲潭街道和公安、法院、司法、人社等21家相关部门在市政府广场、东风广场集中开展“信访法治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条例》的知晓率,扩大了信访工作法治化影响,切实推进信访法治化工作走深走实。同时积极加强与市委党校对接,将《条例》纳入党校学习培训内容。5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吴攀主任来我局调研,对我局《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提出了表扬。
三、存在问题
(一)信访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是重点问题处置化解难。当前我市民工工资、拆迁安置、房产办证、涉法涉诉、企业改制、城市合同开发、涉众金融等重点领域、行业问题仍然突出,案件化解减存控增难度较大。如:中农批、清华一品国宾楼、合兴新城、衡汽集团、建县乡公路被拖欠工程款群体、洋泉水库管理局退休职工、原种场、常宁市瓷厂改制职工以及增减挂钩群体。二是重点人员重复信访多。一些信访钉子户如:陈斐卓、彭石头、刘秀文等长期重复向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信访施压,以达到个人利益目标,甚至撺掇其他信访人效仿,给全市信访秩序造成不良影响。三是信访老户滋事风险高。少数信访老户相互串联、组织策划、以非正常出行方式抱团赴省进京,以多造势、聚集施压;个别信访人员反复写信或网络投诉,给一些重点信访指标造成影响。
(二)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还有差距。目前我市信访工作受理办理法治化距上级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从受理情况看,没有做到应登尽登,部分信访事项只在线下流转;没有做到精准录入,各乡镇、市直单位对信访事项的“信访目的”没有严格按照“申诉、求决、检举控告、意见建议、其他”五个类别进行录入;有的该受理不受理,有的对涉及多部门职责或办理有难度的信访事项推诿拖延。从办理情况看,绝大多数责任单位没有按照法定职责将信访事项导入法定途径处理,而是简单以信访途径代替法定途径;有的虽然按时答复,但办理质量不高,以程序性办结代替实体性化解,有的有权处理单位按照依法分类处理后,对不服处理意见的仍旧引导到信访救济途径,没有依法定程序办理,影响了信访群众解决问题的法定时限,给后续处理带来更大难度。
(三)责任落实有待进一步强化。有的单位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或不主动,业务工作不规范,推进工作乏力、效果不佳;有的单位对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接访劝返调度指挥存在消极应付思想,推诿塞责,没有站在稳定的角度看待群众信访事项和越级走访问题,导致人员上行,发生次生事故;有的责任单位对一些问题复杂、历史遗留难以化解的或单一部门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没有有力推进或提请牵头协调,简单一回了之、文来文往,造成同一事项不同人员反复投诉、拉低了一次性化解率。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预防法治化”,确保源头治理责任到位。源头预防是防止信访问题产生、扩大、上行的关键环节。继续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重大措施、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做到应评尽评,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最大限度避免因不作为、乱作为引发信访问题。
(二)聚焦“受理法治化”,做到转送督办到位。受理是信访事项流转的起点,“第一粒”扣子没有扣好,直接关系到后续办理质量。一是全面准确登记。对群众信访事项及时、完整、准确录入信访信息系统,确保基本信息、信访目的、问题概况、内容分类等要素齐全、要点完善。二是精准区分导入。对信访事项准确分类、精准分流。责任单位对收到的信访事项,要分清是否已经进入相关程序、处在哪个环节。三是精准转送交办。加大转送交办力度,督促有权处理机关严格按规定时限和程序受理,并按照格式文本出具受理意见。
(三)聚焦“办理法治化”,做到依法按时处理到位。一是规范办理流程。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送达各个环节,均要在规定期限内向信访人出具书面文书、履行签收手续并录入信访信息系统。二是提升办理质效。要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将“实质化解”理念贯穿于信访问题的化解全过程,变“结案了事”为“案结事了”,真正做到“三到位一处理”。
对有权处理单位和部门办理程序不规范、超期办理、实体处理不到位等问题,信访部门要采取发函提醒、点对点通报等方式加大督促力度,确保程序规范、实体到位、事心双解。
(四)聚焦“监督追责法治化”,做到坚决问责到位。一是压实信访工作责任。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工作机制,引导群众就地反映问题或依法逐级走访,最大限度将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开展风险隐患评估。二是强化信访领域专项监督。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增第一百三十五条,专门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信访工作职责,以及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信访事项发生行为的处分作出了具体规定。下步我局将强化用好“三项建议权”,健全完善信访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干部监督、党委政府督查的双向贯通,建立相关部门间的线索沟通移交机制。
(五)聚焦“维护秩序法治化”,做到依法处理到位。实行信访工作双规范,既规范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信访工作行为,也规范信访人的信访行为。重点是依法处置信访人滋事扰序、缠访闹访、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构成犯罪的行为。强化与政法、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及有权处理责任单位之间的沟通对接,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推动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开曝光少数以信访为名实施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树立维护信访秩序的鲜明导向。
常宁市信访局
2024年7月11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