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常宁市委组织部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自评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意见》及常财绩【2020】17号《关于整体绩效评价及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的通知》精神,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我部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指导相关人员开展绩效自评,现将2019年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人员情况

根据编委核定本单位内设处室10个,所属事业单位2个。其中:内设处室分别是办公室(政策研究室)、组织组(市党代表大会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干部组(加挂“市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中心”牌子)、干部监督组(举报中心)、干部教育组、人才工作组、公务员管理办公室、老干部工作办公室、市委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科级)、非公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分别是远教中心、党建先锋网站。本部门编制数43人,在职人数41人,其中:在岗人数41人;离退休人数4人,其中离休人员1人,退休人员3人。

(二)部门职责

1、研究和指导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指导党员队伍建设。

2、负责研究和指导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 

3、负责全市党代表联络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宏观指导; 

4、负责干部队伍建设的宏观管理, 。

5、研究提出乡镇(街道)和市直部委办局、学校、医院以及其他列入市委管理的领导班子调整、配备的意见和建议;加强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健全党内生活;负责市委管理的干部考察和办理任免、工资、待遇、出国(境)、退(离)休审批手续;承办部分干部的调配、交流和安置事宜。

6、负责县级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和届中调整的有关工作;负责全市干部公开选拔工作宏观指导;负责对全市公务员工作实施综合管理和指导协调;组织落实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有关规划和方案。

7、对全市的干部监督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宏观指导,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8、研究和指导全市干部教育工作, 

9、负责研究制定全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10、负责全市干部人事档案、党内统计、干部统计工作的宏观指导;管理市管干部和市委委托管理干部的档案,承担市管干部档案查、借、阅及学历学位审核认证等服务工作。

11、负责指导全市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抓好全市远教站点建设和电教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

12、负责指导协调全市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宏观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的使用情况。

13、贯彻执行上级关于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对全市老干部工作的检查、指导和协调;负责离退休老干部党组织建设;督促有关部门做好老干部工作。

14、承办上级组织部门和市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整体绩效目标 

 (一)单位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2019年度支出合计为60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为387.14万元,项目支出217.86万元。基本支出 其中:工资福利支出为382.9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6.8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0.84万元,资本性支出0.45万元。 项目支出 其中:专项商品和服务支出217.86万元。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严格执行2019年的财政预算,确保单位绩效运行资金畅通,各项资金落实到位。

1、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 

 着力抓实基层支部“三会一课”、“五个日子”、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过双重组织生活等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村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条例的学习贯彻,先后印发学习摘要4800余册。认真做好基层党务干部和农村远教站点管理员的经常性教育培训,全年累计开展党务干部专题培训3期,党员学习培训420余场次,20000余人次。先后选送了22名贫困村党支部书记、3名远教站点管理员分别参加全国、全省和衡阳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各类党员教育培训示范班学习。  依托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坚持“六有”标准建设好党员活动室,建立健全以“五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体系。从党费中对党支部“五化”建设创建成功单位给予1万元奖励补助,对全市13个党支部“五化”建设优秀组织单位和33个“五化”建设示范标杆支部进行了表彰。目前,全市1395个支部实现达标建设已超过80%的目标。对全市408个村(社区)远教站点和24个乡镇(街道)中心站点进行了排查,持续做好远教站点设备更新和维护工作。 进一步落实了村干部待遇,2019年,市财政按100%的标准落实村党组织书记2000元每年每人的养老保险补贴。切实贯彻落实“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2019年共招收学员150人,超过任务数30人,对109名取得毕业证的学员学费进行补贴。 严格落实《衡阳市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对395名评为“优秀”等次的村(社区)干部进行了表彰,对29名评为“基本称职”的村(社区)干部进行了警示谈话,继续抓好全市20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对28名不合格的村(社区)干部进行了调整,大力推行“1822”工程,全市共储备村级后备干部559名。 实施党员发展、管理、处置“全链条”管理机制,加大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知识分子等重点群体和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发展党员力度,全年新发展党员475名,其中青年农民党员310名。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稳妥推行不合格党员处置,强化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组织全市农村党员学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政策精神,引导党员干部签订《积极参与扫黑除恶承诺书》21000余份,发放《扫黑除恶30问》6000余份。 为进一步激发组织工作热情,在全市表彰了一批组织工作、党建工作先进个人,树立了典型,同时,结合“七一” 、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走访慰问。

2、干部工作规范有序。

一是有序推进机构改革。按照中央、省、衡阳市的安排部署,认真谋划,稳妥有序推进机构改革,党政机构改革人事安排在4月底前已全面完成。同时,结合机构改革人事调整,通过“加长板凳”和竞争择优的方式解决了上一轮机构改革10个涉改单位副职没有下文明确任职、改革不彻底的问题,共消化副职职数91名,此举得到了衡阳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二是切实做好干部调配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突出政治标准,鲜明用人导向,围绕党政机构改革、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加强基层一线干部、中心工作中成绩突出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使用力度,统筹女少非党干部配备。2019年,根据工作需要,共调整科级干部7批次630人次,其中提拔了5名、进一步使用了8名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免职调整了3名不适岗、状态不佳的干部,树立了讲担当、重担当的用人导向。从“三方面人员”和选调生中择优选拔了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8名。三是扎实做好干部档案专审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归属管理对象的干部人事档案全部进行重新审核,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初审1800余份。同时组织专班,对省委巡视组反馈的问题线索,逐条逐份进行核实整改,先后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整改报告87个,目前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工作。四是认真抓好干部日常服务工作。做好干部退休工作,组织开展科级干部退休谈话11批次53人,办理科级干部退休32人,办理各类工资审报批150人次。积极配合衡阳市委组织部完成了5批次的干部推荐考察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干部学历学位认证呈报制度、干部档案查(借)阅制度、干部档案任前审核等一系列制度,全年共接待查阅干部档案800多人次,借阅干部档案90余卷,转递异动8卷。

3、 干部监督工作严格规范。如期完成了全市4名省管干部和40名衡阳市管干部的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报送工作。下发《中共常宁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工作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等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全市8960名在职工作人员签订了抵制认“干亲”陋习承诺书,清理出来36名党员干部存在认“干亲”陋习问题,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在干部调整中对1名确有认“干亲”且未按要求整改的考察对象暂缓任用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经责审计与财务审计等相结合,委托审计局对19名领导干部进行责任审计。2019年,共受理举报6件,其中上级转办5件,本级“12380”受理1件,已全部办结。 明确了联席工作事项、成员单位、联席单位职责和联席工作程序,并组织召开了2019年度的联席工作会议。 制定了专项整治方案,对清理出来的21名违规经商办企业科级干部责令期限整改并进行了约谈提醒。

4、干部教育工作压紧压实。 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牵头筹建水口山工人运动党性教学点,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办了“水口山工人运动党性教育红色课程”;积极推动党校工程建设,力争打造一流的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全年举办统战干部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2期,共调训106人,先后向省市委党校送训科级及以上干部41名。举办了常宁市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第二期),共组织70名党政正职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培训,以提高干部执政能力和水平。 一年来全市105个在线学习的参学单位,实现参学人数100%,通过率100%,在衡阳县市区排第一。同时,向衡阳市干部网络学院申报了《产业扶贫篇扶贫车间》和《乡村振兴篇外来媳妇的笑容》等精品微课程,其中由常宁市委党校选送的《甘洒热血铸忠诚》获衡阳市党性教育精品课程二等奖。

 5、人才工作稳中求新。 坚持和完善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制度,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推荐欧芙萍、李孟定为衡阳市2019年高层次人才专题研修人选,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市有省级专家8人,衡阳市级专家4人。 不断创新和完善科技特派员服务方式、服务模式、服务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重上民生和经济领域的人才支撑作用, 2019年,58名科技专家服务全市农村合作组织86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5个,实现经济增收34万。

6、公务员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召开了全市动员会,广泛宣传政策、及时安排部署。针对职务与职行并行工作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情况,科学研判,确保政策落实落地不走样。2019年,全市共套转877人,并按程序进行研究和报批。 2019年共接收选调生8人,公开招录政法系统工作人员和乡镇公务员共44人,市委组织部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跟踪培养管理。根据巡视反馈意见,规范了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程序,强化了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召开了全市公务员信息采集和统计工作培训会,。严格按政策及时做好了新录用公务员的登记和补登工作,坚持稳中求细做好了全市公务员车改、工资晋升晋级审核工作,及时受理各类公务员群体来信来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的目的

通过对部门和项目进行的剖析,了解本单位2019年度财政资金预算支出所产生的效益,为今后预算安排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评价,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按照绩效评价的工作要求,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2、核实数据;对2019年度部门支出数据准确性、真实性进行核实。

3、查阅资料:查阅2019年度预算安排、预算追加、资金管理、经费支出、资产管理等相关文件资料和财务凭证。

4、归纳汇总:对收集的评价材料结合本单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

四、绩效评价结论

2019年,我部及时、准确地完成了预算编制,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较好,支出管理规范,未出现违规事件,资金管理制度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处理规范,会计资料完整,整体评价良好。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预算完成率有待提高,预算完成率仍有提高空间。

二是预算准确率有待提高。预算项目存在超支或节约的现象。

六、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一)尽可能减少年底结余资金,以有效提高预算完成率。

(二)合理安排预算支出计划,避免超额支出的情况,以加强预算的控制。 

组织部绩效评价报告2019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