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9年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根据编委核定,我局内设处室 12 个, 内设股室分别是:办公室(信访维稳办公室)、行政审批服务股(政策法规股)、基金财务股、就业促进与和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股、职业能力建设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股、劳动关系股、工资福利股、养老保险股、工伤保险股、综合信息股、组织人事股。

 (二)部门职能职责

1、组织实施党和国家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2、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有效配置,负责组织实施事业单位有关人员调配政策和特殊人员(不含涉军人员)安置政策。

3、负责促进就业工作,负责拟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牵头拟订和组织落实就业援助制度、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相关政策,统筹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牵头拟订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并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

4、统筹推进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的发展规划、标准,执行全省统一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关系转续办法。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办法并组织实施,编制全市相关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负责拟订全民参保计划并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5、负责全市就业,失业和相关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组织拟订应对预案,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

6、统筹实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规划。负责落实劳动关系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监督实施职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假期制度,监督落实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依法查处重大案件

7、落实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归口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工作。负贵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管理、继续教育和博士后管理等政策。负贵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拨和培养工作,参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管理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制度,完善并落实职业资格制度,健全职业技能多元化评价政策。

8、会同有关部门指导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管理权限负责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公开招聘、聘用合同等人事综合管理工作。负贵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的落实。

9、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分配办法并组织实施,落实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标准、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负责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政策的落实。会同相关部门审核事业单位、工動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补贴标准和离退休费。负责企事业单位人员福利和离退休政策的组织实施。

10、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民工作的综合性政策和规划,推动相关政策落实,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11、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国家、省级表彰奖励制度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市级表彰奖励制度,根据授权承办市级及以上表彰奖励活动。承担全市评比达标表彰工作。

12、负责本行业、领域的应急管理工作,对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13、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14、职能转变。深入推进筒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和优化对外办理事项,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等审批事项,实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式,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5、有关职责分工。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市教育局负责。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二、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2019年 支出4158.64元中,财政拨款支出4158.6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026.18万元,含人员经费2353.79万元,单位公用经费122.3万元。项目支出1129.46万元

(一)基本支出:2019年基本支出3029.18万元,是为保障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二)项目支出:我局2019年项目支出为1129.46 万元,其中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征缴工作经费350万元、2017年社会保险费收入考核征收工作经费250万元、2018年社会保险费收入考核征收工作经费250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乡镇工作经费102.7万元、城乡居民待遇领取违法行为举报奖励资金34.87万元、非税返还业务工作经费105万元。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一是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基础,通过绩效自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项目顺利完成,达到项目建设预期目标;二是从财政角度对资金支持对象的实际产出和效益进行评价,改进预算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促进业务主管部门科学编制预算,强化资金使用效益意识,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四是积极运用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等重要依据。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收到《常宁市财政局关于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绩效评价及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的通知》(常财绩[2019 24号)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各相关股室各各二级机构对各项资金开展自查,核实各项目实施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收集相关基础数据,之后由规划财务股汇总分析各相关股室的数据,撰写绩效自评报告。

四、项目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城乡就业创业统筹推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511人,完成年任务的100%,失业人员再就业3340人,完成年任务的100%,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1010人,完成年任务的100%;“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到100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00人,完成年任务的100%,其中新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691人,完成年任务的121%;新增创业主体219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68万元,带动城乡就业3496人,其中带动城镇就业1742人,公益性岗位援助人数893人,全市失业率控制在3.23%以内。围绕“帮人才就业,促民企发展”主题,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民营企业招聘周”系列活动,共举办招聘会8场,积极为民营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平台,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人数656人,实现市内本地就业409人,市外外省转移就业121人,跨省转移就业141人。重点帮扶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群体实现就业,多形式、多渠道积极开展下乡送技能培训活动。全市培训总人数890人,创业培训200人,其中“两后生”创业培训104人。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稳中有增。全市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55003人,完成年目标管理任务的100 %;征缴失业保险费856.84万元,完成年目标管理任务的142.81%。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在职参保20353人,为8482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待遇2.9亿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2969人,共征缴基金3.4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7%,为40171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5.78亿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9065人,征缴基金1008万元,为651人发放待遇112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8.39万人,征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696万元,为11万余人发放待遇1亿余元。

社保资金监管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全面实行“一事双岗双审”和“收支两条线”制度,通过一系列举措,社保资金安全完整率和规范运作率均为100%,全面保障了参保对象的社保待遇及时足额发放。积极主动配合衡阳市、常宁市审计部门做好了工伤、失业保险基金和就业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按要求进行整改落实,确保了基金健康、有序运行。

(三)人事人才工作不断深入。配合上级公务员管理部门完成了2019年度35名乡镇公务员和2名公安民警的招录工作。事业单位进人严格实行“凡进必考”,指导教育部门完成了高中、初中141名教师招聘工作,其中高中教师39人,初中小学教师102人。扎实做好了300余名事业单位职称评聘工作,办理学生档案托管2144份。做好2019年“三支一扶”大学生招聘宣传工作,并做好了4名在岗“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服务管理工作。根据上级政策精神,配合组织、发改等部门制定、探索、完善我市人才人才引进工作机制。

(四)信息化建设全面覆盖。为确保数据安全,我局严格按照内外网隔离的要求对全局网络进行了统一建设和管理,为各项业务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撑。社保卡发行覆盖面持续扩大,数据采集累计达75.24万人,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75.18万人,开通了108项社保卡应用项目。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办理社保卡业务,我局专门设立了社保卡服务窗口,并且在各乡镇人社站与合作银行网点共同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保卡数据采集与发行网络,电子社保卡签发人数达7万人。

(五)劳动关系渐趋和谐。已建工会组织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80%。我局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2起,审结案件28件,调解结案18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和争取待遇180余万元,结案率88%,调解成功率64%。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不减,建立了“常宁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劳动报酬保证金”制度,设立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劳动维权案投诉比例下降较大。日常巡查157家,书面审查93家,涉及劳动者2.4万余人,为187名劳动者追回工资198.4万元,立案查出3起,涉及人员44人,涉及金额15.68万元。

五、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虽然通过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多期招聘会解决了部分用人单位缺工现象,但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招工难”和“就业难”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劳动者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企业缺工现象客观存在,行业性、季节性差异明显。

(二)社保基金征、发形势严峻。一是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退休人员数量不断增长,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扩面征缴空间收缩,基金缺口不断扩大,社保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二是我市国有企业基本改制、破产,失业保险金征缴扩面难度较大,发放缺口较大。三是参保意识不强。部分企业法人对社会保险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企业不愿为企业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存在着应保未保、已保未缴、已缴停缴等现象。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认为参保缴费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生产能力。部分企业职工对社会保险的认识程度、参保意识不够。有的企业虽然愿给劳动者参保,但部分劳动者尤其是年轻的劳动者不愿参保。同时,部分农民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为社保扩面工作增加了一定工作难度。

                   

附件2-1_48539附件2-1

附件3-1_25438附件3-1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