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一)常宁市侨联的组织机构及人员等基本情况
常宁市归侨侨眷联合会简称常宁市侨联,是中共常宁市委领导下的由归侨、侨眷组成的正科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内设办公室和综合室,现有编制4个,在职人员4名。
(二)常宁市侨联主要工作职责
1、负责联络、协调、沟通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组织、开展各类联谊活动。
2、积极参政议政,反映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意见和要求,参与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的合法权益,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协助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督促落实有关侨务政策法规。 4、做好对外联络接待工作。发挥侨联人民团体的优势,以民间、归侨侨眷身份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海外社团和重点人物的联系;积极做好新侨民和新生代及其眷属工作;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利用“侨中有台、台中有侨”和侨联的特点,不失时机地开展以侨促统的工作。
5、宣传党和国家的侨务政策法规,抓好侨联信息和侨情资料收集工作;办好侨联网页。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市人大、政协侨界代表的推荐工作。
6、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侨联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2020年年初部门预算收入 52.11 万元。年终决算支出74.4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5万元,项目支出:29.44万元。
(一)基本支出
2020年基本支出45万元,系为保障本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用于在职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社会保障缴费等人员经费40.55万元,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4.45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1.52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因为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我单位2020年“三公”经费比2020年年初预算减少了24%。
(二)项目支出
1.项目资金安排落实与投入情况:2020年项目支出29.44万元。其中:(1)一般行政管理事务7.46万元,包括上年结转2019年中秋恳谈经费4万元,上年结转归侨侨眷维权经费3.46万元,(2)华侨事务支出21.98万元,包括侨联日常事务管理与接待4万元,“心连心”爱心活动经费1万元,侨联维权专项经费5万元,2020年中秋恳谈经费9万元,侨情调研经费2.98万元。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本部门履职效益良好。一是对各项支出严格按照预算额度进行控制,努力节约经费。二是各项工作均能够按时完成,且质量较高。三是部门整体支出使用效果达到预期。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严格遵守中央及省委的指示精神,认真执行市财政局等部门的文件要求,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管,实行申报使用制度。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1.加强联络联谊,凝聚发展力量。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方针,突出“乡情、亲情、友情”,拓展联谊渠道,搭建合作交流的绿色通道。赴衡东县侨联开展交流交往活动,通过“走出去”与同行学习交流,开阔眼界,学到侨务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新做法,建立两地侨联合作交流长效机制,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举办“月是故乡明”2020年港澳台侨国庆、中秋恳谈会暨同心书画院邀请展活动。海外视频连线嘉宾、华人华侨代表、侨眷侨属代表、归国留学生代表共70余人参加恳谈,市委书记刘达祥向视频连线和到现场参加活动的华人华侨、侨眷侨属、归国留学生表示热烈欢迎并作重要讲话,常宁市几大家领导出席。海外视频连线嘉宾与现场参会的华人华侨代表、归侨侨眷代表、归国留学生代表积极发言,纷纷表示要为家乡未来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中,市领导向海外连线视频嘉宾的眷属及现场发言代表赠送了“月是故乡明”同心书画册。此外,将微博、微信群等作为深化联络联谊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向海外侨团、华人华侨发送工作动态、慰问祝福和宣传本土优秀文化,进一步凝聚侨心,增进认同。
2.积极参政议政,汇聚侨界智慧。组织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侨界群众关心关注问题,深入基层、建言献策。全市11名侨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年内多次开展侨情调研,积极为侨界群众解决解决突出问题。撰写议案提案10余件,调研文章5篇,其中《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海外联谊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3.积极争取上级侨联的关心和支持,助力侨企发展。衡阳市侨联主席江红到侨资企业大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进行经营情况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目前资金投资大、融资难等困难,并表示将竭力为企业牵线搭桥解决融资问题。省侨联经济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向国蓉到我市开展“新侨创新创业”专题调研活动,为侨企把脉发展方向。积极推介侨企大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洪山个人事迹在省级刊物进行宣传宣讲,展现侨企风采,提高侨企知名度。
4.积极开展侨法宣传活动,依法护侨助侨。深入大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侨资企业,了解他们经营发展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扎实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对归侨侨眷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反映,帮助解决问题。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鹏飞率调研组来常开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一法两办法”专题调研,通过走访、座谈会对我市贯彻实施“一法两办法”给予充分肯定。
5.多措并举扶贫帮困。积极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一对一”扶贫帮扶活动,先后对接胜桥镇高峰村6名扶贫对象走访8次,累计送去慰问资金、生活用品等3000余元。
6.联络走访贴近侨心。坚持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和红白喜事走访慰问制度,全年走访慰问归侨侨眷30余人,悼念华人华侨和侨眷2人,共送去慰问金和物资10000余元。
7.防控战“疫”,侨界积极主动作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市侨联充分发挥优势,凝聚侨心,汇聚侨力,倡议侨界爱心人士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捐款捐物。市侨联党组书记周芙晖、市侨联主席彭南忠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分别捐款800元、700元。衡阳市侨商会会员、常宁市金色摇篮幼儿园园长曾萍积极响应,先后捐赠爱心款1500元,医用口罩330个、医用手套800付、消毒液30瓶,总价值近万元。衡阳市侨商会会员、市大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洪山捐赠医用口罩1000个,价值20000余元。市侨联委员、维康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胡小平捐赠价值6.4万元有机大米5000斤,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自正月初三以来,市侨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在岗,机关干部轮班值守,协助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利用值班电话、微信、QQ等方式,及时传送有关疫情防控的公告、通知及防控指南,积极引导侨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衡阳市和我市的工作要求上来,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自觉做好疫情防控。全市侨界群众按照有关防控工作要求,用电话、微信传递祝福,相互关爱、守望相助,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
8.深入开展侨务资源摸底调查。注重加强与各乡镇(办事处)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紧紧依靠已经掌握的侨务资源,以侨情调研、专题走访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坚持主动作为,细心排查,认真做好归侨侨眷、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海外留学生的排查摸底工作,新掌握10多名侨务对象。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预算完成率有待提高,预算完成率仍有提高空间。
二是预算准确率有待提高,存在小部分预算项目完成率不高的现象。
五、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一是尽可能减少年底结余资金,以有效提高预算完成率。
二是合理安排预算支出计划,避免超额支出的情况,以加强预算的控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