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坊镇2020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工作方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根据《常宁市2020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2020]1),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洽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委总揽全面统筹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坚持城乡一体发展方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创新开放、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实行点面结合科学布局分类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坚持整合资源示范引领。坚持规划引领重点突破、项目支撑的发展路径集中项目、资金、人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

(三)基本目标。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全镇创建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在市达“优秀”等次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育产业兴旺新动能

1培育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油茶、油菜、优质稻、优质果蔬、休闲观光等农业产业完成油茶林新造1万亩、低改2万亩培育1-2家油茶龙头企业。以推广“双低”良种为重点种植油菜3万亩以上。巩固发展大坪片柑桔、柚子等优质水果产业培育壮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鼓励发展农民合作联社形成“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1-2个精品休闲农业庄园。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财政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市场监管所,村(社区)。排名第一的为牵头责任单位下同

2.推进农业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柏坊片、桐柿片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78%以上、62%以上。加快全镇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村、社区)

(二)推动乡村绿色发展,优化生态宜居新环境

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根据市相关精神,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建设农产品质量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监管推广稻田综合种养“猪沼果菜、茶”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确保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化肥使用、农药减量分别较上年减少10%、4.2%。废弃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禁养区养殖场全面退出。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经济发展办财政所、市场监督管理、各村、社区)

  2.深化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开展农村环境卫生考核评估。推进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和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建立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置体系确保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100%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责任单位同治办、综合执法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村、社区)

3.突出农村生态体系建设。推进交通干线“裸露山地”绿化攻坚加大村宅路水“四旁”植树力度。强化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加大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确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100%无公害防治率100%成灾率为0筑牢防控体系坚决杜绝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认真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应急管理办公室,村、社区)

4.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编制实施方案整村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全覆盖。新建改造农村户用厕所3000以上,确保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以上。加强农村公厕建设在集镇示范村建设改造生态公厕。(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社会事务办公室财政所,村、社区)

.开展“一户多宅”和“空心房”专项整治。规范农村村民建房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开展农村宅基地“一户多宅”专项整治加快拆除“违建房”“危险房空心房”“废弃房”。继续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完善扫尾工作。基本完成“空心房”拆除复垦或复绿工作打造个典型范例农户房前屋后、公共区域破旧污损的标语、横幅广告集中清理到位影响村庄美观的猪圈、鸡舍、牛栏清理拆除到位。(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经济发展办、财政所,村、社区)

(三)致力农村文化建设,提升乡风文明新魅力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教育。重点打造1个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健全“衡阳群众”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衡阳群众”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道德模范·常宁好人”、文明家庭、农村巾帼榜样、最美乡贤和乡村奋斗榜样等评选活动树立好典型弘扬正能量深入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责任单位:党政办党建办,村、社区)

2.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坚持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加快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建好镇文化分馆扶持1个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开展文化“三下乡”、全民阅读等活动。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期间开展文艺演出、体育健身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责任单位:党政办党建办,村、社区)

.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打造2个以上乡风文明示范点。开展“家规家训进万家”“讲述家教故事”三禁三树”等活动反对天价彩礼,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建立完善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四会”组织成立社会风气监督队。完成1个公益性公墓建设。实施科普惠农行动。责任单位:党政办社会事务办公室派出所,村、社区)

(四)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构建治理有效新体系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党支部“五化”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执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和村干部“凡进必审”制度。落实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补贴机制。抓好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发展党员工作。建立党委党组书记带头蹲点调研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分级分批抓好党员全员轮训工作。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实行党员分类管理、量化积分管理积极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中择优选拔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单位:党建办、纪委社会事务办公室、财政所,村、社区)

2.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全面规范修订、完善全市各村社区村规民约探索建立村民议事会、理事会等协商平台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实施“阳光村务工程”23个村(社区)村务公开栏进行完善拓展村民参与村务监督的渠道实现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信息化全覆盖。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办公室、党建办,村、社区)

.着力建设法治乡村。抓好村社区法治夜校、法律书屋、法律顾问室、人民调解室、法律援助联系点建设。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一村配备1名法律顾问一村培养“法律明白人”2人以上。责任单位:司法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庭,村、社区)

4.注重提升德治水平。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典型宣讲活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传播正能量。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责任单位:党政办,村、社区)

.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强化治安防范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安全风险防控智能化水平鼓励村社区农业企事业单位自行安装监控设备。发挥网格员作用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发挥“一村一辅警”作用设置23个村社区警务室。完善农村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发展专业调解、群众调解、第三方调解等调解组织加大对刑事解教、邪教、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员的管控和服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的打击力度,整治农村乱建庙宇等现象。责任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应急管理办公室 党政办派出所、各村、社区)

(五)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筑生活富裕新农村

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问题“回头看”,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做好已退出2个贫困村、已脱贫2163人的巩固提升工作,兼顾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均衡发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加强对重点委托帮扶企业的监管,确保按期兑现2020年返本分红。巩固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消费扶贫、扶贫车间、闲置公房改造等工作。深化扶志扶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2020年,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剩余264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积极配合做好国家扶贫普查工作。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室、行业扶贫相关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骨干灌区改造项目建设,推动大坪片、桐柿片通自来水工作。推动“四好农村路”创建,加快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完成剩余20%行政村的益农信息社建设。推进管道燃气特许经营项目实施,让居民用上清洁安全的天然气。推进城镇整治工程和马路市场搬迁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室、各村、社区)

3.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助资助学工作,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吸引小规模学校学生到中心学校寄宿学习。健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提升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完善重大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对敬老院进行扩建提质;规范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创建1-2个示范性儿童之家。完善医保制度体系建设,确保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5%以上,贫困人口医保参保实现全覆盖。加强农村社会优抚工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办,村、社区)

4.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开展业技术培训,提高三产融合发展收益。完善电商平台和物流体系,鼓励农民在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微店,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支持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政府补贴等通过折股量化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健全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各村、社区)

5.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扫尾工作,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研究制定延包具体办法。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清理涉农收费项目,落实收费公示制,专项核查审计“一事-议”筹资筹劳审批和资金使用,规范涉农收费。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办公室、纪委、财政,各村、社区)

三、加强保障

(一)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构建市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镇党委、政府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核心任务和主要职责来抓,村“两委”也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要进一步理顺涉农部门的职责分工,各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协同配合。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党建办公室、村、社区)

(二)推进示范创建。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引领,整合资源梯队“原则,创建新柏村1个乡村振兴整域推进示范片,同时打造2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为打造乡村振兴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社会事务办、村、社区)

(三)整合资源争取资金。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大争资跑项力度,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国土、农业园区、环境污染治理等项目。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广“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方式,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强化人才支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培养、稳定一支10人规模的服务农村科技人员队伍。责任单位:财政所经济发展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党政办社会事务办、村、社区)

(四)强化督查考核。出台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加大考核的权重比例,将考核结果作为考核评价、村、社区领导班子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调度督导机制。实行季度调度讲评、半年督导、年终考核验收,定期通报情况,强化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的督查落实。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推介,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党政办、纪委、经济发展办)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