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常宁市2020年鼠类、蜚蠊《密度控制水平达标技术方案》的通知











泉办发[2020]43



关于转发常宁市2020年鼠类、蜚蠊密度控制水平达标技术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办直各部门:

为了切实做好我街道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确保我市2020年省级卫生城市复查顺利通过,现将《常宁市2020年鼠类、蜚蠊密度控制水平达标技术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抓好落实。




    常宁市泉峰街道办事处

      202086



常宁市2020年鼠类、蜚蠊密度控制水平

达标技术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我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确保我市2020年省级卫生城市复查顺利通过和鼠类、蜚蠊密度控制水平达标技术评估标准,按照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求和有关病媒生物防制国家标准,制订本方案。

一、病媒生物防制目标

坚持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病媒生物综合管理,将病媒生物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的范围以内,预防病媒生物对人群造成危害的影响,将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暴发与流行的危险性降到最低水平,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病媒生物防制标准及评价方法

按照《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GB/T27770-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蜚蠊》(GB/T27773-2011)和《湖南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考核评估办法》(湘卫爱卫发[2015]1号),结合日常监测,进行定期考核。

三、病媒生物防制策略

病媒生物防制必须坚持以环境治理为重点,采取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法规防制等综合防制措施,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地开展病媒生物防制。

环境治理是城市病媒生物有效防制的基础和关键,应当结合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市政建设和城市管理统一进行。包括合理规划建设垃圾收集站和垃圾中转站,垃圾上门分类收集、实行密闭转运,封闭社区垃圾通道,食品和餐饮业卫生管理和卫生设施建设,密封排水沟、下水道、电线电缆等市政管线沟井,疏通河道、排水沟渠,美化绿化环境,清除卫生死角,建设卫生无害化厕所,建筑设计执行预防病媒生物侵入繁殖的设置标准,设置防鼠灭鼠、防蜚蠊设施等。

定期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的基础。城区各街道办事处要掌握本辖区主要病媒生物孳生地的分布和类型。城市各社区、各单位要根据爱卫部门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对本地区、本单位的病媒生物孳生地定期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造册登记,并上报爱卫部门。市爱卫办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

四、鼠类防制措施

(一)环境治理

主要是通过建设完善防鼠设施,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杜绝鼠类的食物、水源和隐藏条件,利用限制因素降低容鼠量,达到控制鼠密度的目的。
   1搞好食品管理,断绝鼠粮:粮食要贮存在缸或铁皮桶内,并加盖,剩余的饭菜要放在冰箱内,及时清除垃圾不留过夜。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粮站、酒店、餐饮店、食堂的粮食存放在防鼠容器和食品仓库内,食品原材料和产品应离墙、离地面存放。食物及食品原料不要散落和敞放。

2、搞好环境卫生,清除鼠类栖息场所。治理脏乱环境,清除室内外杂物及卫生死角,保持环境卫生。室内外地面尽可能硬化,建筑物内所有孔洞和缝隙都要用水泥抹平防止鼠隐藏和利用。室内家具物品要排放整齐。定期清理建筑物周围的杂草、杂物,清除鼠类隐藏场所。管好垃圾粪便,垃圾桶加盖。生活垃圾及时清理清运,日清日洁。及时清理鼠迹、堵塞鼠洞,鼠洞应用水泥等堵塞。

3、完善防鼠设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宾馆、酒店、粮食部门、单位食堂、饮食店等重点单位防鼠设施必须达到以下标准,其他单位重点部位也应达标。

1箅子和地漏:与外环境或市政下水道相通的下水道口有竖箅子(金属栏栅),箅子缝小于1.0cm;若无竖箅子,排水沟横箅子的箅子缝小于1.0cm,且无缺损。地漏、水池的出水口应加盖,孔眼小于1.0cm×1.0cm

2)与外界相连的门及食品库房的门,门缝隙应小于0.6cm;木门和门框的底部应包铁皮,高30cm;食品库房门口有挡鼠板,高0.6m

3)窗和通风口,1楼或地下室窗户玻璃应无破损,排风扇或通风口有金属网罩,网眼不得超过0.6cm;与外界相连的窗户,窗缝隙应小于0.6cm

4)进入室内的供排水、电缆、煤气和空调等管线的墙洞及外墙管道应堵塞,没有堵死的孔洞,其缝隙不得超过0.6cm。对不能堵塞的孔洞要用铁丝网防鼠。地板、墙壁和天花板应避免出现裂隙和孔洞。
(二)物理防制

室内可以采取粘鼠板、捕鼠笼、鼠夹、电猫等物理方法常年进行经常性灭鼠。鼠夹、鼠笼等要间隔替换灭鼠,平时可每月交替使用,起到巩固灭鼠成效作用。夹笼结构需保持灵敏,饵料要及时更换新鲜,捕到鼠的工具需清洗处理。布放、回收物理灭鼠器材应当有专人负责,防止人员发生安全事故。

(三)化学防制

为保证安全有效地开展药物灭鼠,全市必须做到统一鼠药种类、统一投放时间、统一投放方法。灭鼠药的采购、保管、投放应有专人负责,并保留购药凭证和投放记录。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灭鼠剂。

1、鼠药种类及选择:城区统一使用"大隆"或"溴敌隆"灭鼠剂,使用颗粒毒饵和腊块毒饵2种剂型。颗粒毒饵主要投放在外环境、单位、居民区室内,蜡块主要悬挂于下水道。大隆、溴敌隆属于高效抗凝血杀鼠剂,适口性好,维生素K1是特效解毒药。每次全市统一灭鼠具体使用的灭鼠剂种类由市爱卫办确定,鼠药销售和供应统一由市爱卫办指定的企业或机构负责。

2、灭鼠毒饵站:单位、居民区、公共场所、绿化带等外环境、集贸市场等场所室内应建有一定数量的灭鼠毒饵站,定期投放灭鼠药。灭鼠毒饵站宜建在室外墙根、屋角、绿化带等鼠类容易遇到的地方,用水泥固定,长期使用,建筑物周围每15米左右可建一个,公共场所、绿化带可建景观型灭鼠毒饵站。单位室内可购买塑料毒饵站,布放在合适地点。毒饵站上应当用油漆等喷写警示文字,防止误食等中毒事故发生。

社区、单位应当将室外设置的毒饵站绘制分布图并存档,便于投放鼠药和检查考核灭鼠成效。

3、投放时间:城区春季统一灭鼠时间为4月,城区秋季统一灭鼠时间为10月。具体时间安排由市爱卫办确定。鼠密度较高的单位或区域也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统一投放时间。
4、投放方法:鼠药投放到灭鼠毒饵站内。没有毒饵站的场所,鼠药投放在墙根、屋角等鼠容易遇到的地方,投放点应干爽、隐蔽。做到全面、连续、足量投药,投药后要对投药点进行巡查,消耗、缺失的要补足。
  1)室内:每15平方米投放12堆,每堆1520克。居民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楼投药重点是一楼和地下室。农贸市场等涉及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投药时应注意警示标记。
  2)室外:每个毒饵站内每次可投放30克左右。公共场所及绿化带每510投放毒饵1堆,每堆1520克;见鼠洞等鼠迹应增加投药量。没有毒饵站的场所,选择晴好天气投放。窨井、下水道等投放蜡块毒饵,用绳子穿过蜡块中间的小孔悬挂在窨井口内侧离水35厘米处,即高度以鼠易吃到又不会被水淹为宜。每个窨井口挂一块(25)。餐饮店、农贸市场附近的窨井应增加投药量。
5、注意事项:鼠药投放前,工作人员必须先参加技术培训,掌握投放方法及要求,注意个人防护,并做好宣传工作,使群众知晓。鼠药投放后,要及时收集死鼠进行无害化处理。要严防鼠药中毒事故发生,一旦发现鼠药中毒或误服,要立即将病人送医院救治。各医院要做好相关急救准备,积极救治病人。
6常用灭鼠剂
  (1)溴敌隆:纯品呈白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溶于丙酮,乙醇,微溶于氯仿乙醇。可配制粘附毒饵和混合毒饵,适口性好。使用毒饵浓度为0.005%。溴敌隆主要通过胃肠道吸收,鼠类中毒死亡高峰期6-7天。
  (2)大隆(溴鼠灵):纯品为黄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可溶于有机溶剂。大隆是抗凝血灭鼠剂中毒力最强的一种,可配制粘附毒饵和混合毒饵,适口性好,使用毒饵浓度0.005%。大隆主要通过胃肠道吸收,鼠类中毒死亡高峰期在4-5天。

五、蜚蠊防制措施

(一)环境治理

主要通过消除或减少蜚蠊的食物来源和孳生场所,预防蟑螂从外界进入室内,达到控制蜚蠊危害的目的。

减少蜚蠊的食物来源。食品仓库、厨房、餐饮业操作间要保持通风、干燥,灶台、餐桌、地面不留食物残渣和污物。食物和食品原料要密闭保存。

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整洁。及时清理室内外环境垃圾、杂物和抽屉、橱柜内的杂物,清除蜚蠊痕迹。

堵洞抹缝。抹平堵塞墙壁、瓷砖、家具、台面上下的缝隙及孔洞,能有效减少蜚蠊躲藏的场所,降低蜚蠊密度。对蜚蠊可能栖息的缝隙孔洞用药物杀灭后再用水泥或建筑胶封堵。

查找和清除蜚蠊卵鞘。定期仔细查找室内外环境、抽屉、橱柜等处的蜚蠊卵鞘。发现卵鞘后均要剥除碾碎后喷杀虫剂处理,防止其孳生出成虫。

5、防止外来物品携带蜚蠊进入室内:蜚蠊侵入室内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随同食品的容器和行李等货物乔迁入室。二是经门窗、墙壁的缝隙、水电管线、下水道等由室外或邻近的住房潜入室内。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阻止蜚蠊从外界进入室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餐饮业要建立货物进入的病媒生物查验制度。居民、单位对各类货物,特别是副食品带进室内之前进行病媒生物检查。

(二)物理防制
   1、粘捕:使用市售的蜚蠊屋、粘蜚蠊纸,放置于蜚蠊经常活动的地点诱杀蜚蠊宾馆、饭店等不适合用杀虫剂的高档场所可用粘蜚蠊纸经常诱捕蜚蠊。由于蜚蠊有聚居习性,粘捕到蜚蠊后不要将粘蜚蠊纸丢弃,仍可有效诱捕更多蜚蠊
   2、烫杀:适合食堂、厨房、操作间等场所,用开水或蒸汽直接灌入可能隐藏蜚蠊的缝隙和角落烫杀其中的蜚蠊和卵鞘

(三)化学防制

城区统一灭蜚蠊活动时间,一般为4月至11月份每月的最后4天,蜚蠊密度高峰期增加施药频次。统一灭蜚蠊时间是为了防止施药期间蜚蠊逃窜到邻家,影响杀灭效果。对蜚蠊密度较高或自查的阳性单位或住户,应及时自行采取药物灭蜚蠊等综合防制措施。

1、滞留喷洒:集贸市场、酒店、宾馆等场所,蜚蠊密度较高时,应使用滞留喷洒方法灭蜚蠊,快速降低蜚蠊密度。可选用有效成分为残杀威、毒死蜱、乙酰甲胺磷、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杀虫剂喷洒,按产品使用说明方法配制。

药物喷洒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例如厨房、操作间、餐厅,食品加工间、食品仓库、副食店等房间,垃圾存放处(垃圾道)、地下室,下水道、厕所等特殊场所,食品加工台下、餐桌底下、杂物堆、水池(槽)底下,下水道口、阴井以及各种各样孔洞、缝隙等部位为施药重点。总之,只要是蜚蠊可能栖息、觅食饮水的地方,都是喷洒重点所在。喷洒之前务必收藏好食品以免受到污染。为了防止蜚蠊逃跑和进入,可先在门窗及其它通道口四周喷洒宽约40厘米的药带,当蜚蠊通过药带接触药物就会死亡,然后由外向内自上而下进行喷洒。最好使用喷头可调节的喷具。喷洒孔洞、缝隙时调节喷头使药液喷出成线状以便药液喷入深处;处理地面时喷出的药液可呈扇形状。喷洒完后关闭门窗、排风扇1小时,效果会更佳。如果间隔一个月后再补充喷洒一次,杀灭会更彻底。

2、胶饵诱杀:可选用有效成分为硼酸、吡虫啉、氟虫胺、氟蚁踪、乙酰甲胺磷的杀蜚蠊胶饵。

胶饵诱杀可作为居民室内、不宜采用药物喷洒的宾馆、酒店等场所灭蜚蠊的主要手段。胶饵使用务必遵循"量少、点多、面广"的原则,即在一间房内投毒点多,每个点用药量少,分布面广。用于蜚蠊活动较多的地点,如:灶台下缝隙及凹陷处,厨房的水池下,橱柜内,抽屉背面接缝处,瓷砖的缝隙处等等。蜚蠊较多的地点每平米施药不少于4个点。施药后毒饵上不要喷洒杀虫剂,以免蜚蠊拒食。蜚蠊密度高时也可以先进行滞留喷洒灭蜚蠊,1周后再采取胶饵诱杀。

3、灭蜚蠊饵剂诱杀:室内还可选用粉剂、颗粒等其它剂型的灭蜚蠊饵剂,与胶饵联合使用。使用方法参照产品说明书要求布放。

4、烟雾熏杀:未封闭的垃圾楼道、下水道等较大、较密闭场所采用热烟雾机喷洒菊酯灯杀虫剂灭蜚蠊,其扩散性,穿透性好,杀伤面积大,功效高。密闭性较好的场所或仓库,可采用烟熏炮或蜚蠊烟熏片熏杀蜚蠊。

六、病媒生物防制的药物合理安全使用及卫生杀虫剂抗药性监测

1、病媒生物防制中使用的卫生杀虫剂、灭鼠药物和器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各项合法证件与检测报告齐全,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

2、市疾控中心定期开展本地区鼠类、蜚蠊对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掌握卫生杀虫剂抗性水平。根据抗性监测结果,提出病媒生物防制中使用的卫生杀虫剂种类、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3、化学防制措施中应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剂,注意药物混合使用和轮替使用,防止或减缓病媒生物对某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

4、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杀虫剂、灭鼠药污染食品饮料,防止人员误食,严防药物中毒事故发生。

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病媒生物控制强调治本措施,注重病媒生物孳生场所的检查与清理,病媒生物侵入的预防,有赖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的职工和全体市民自觉参与。通过健康教育,宣传病媒生物的危害、生物特点、孳生地等生态特性,使群众认识其危害和习性,掌握预防控制病媒生物的常用有效方法,将群众除害变成自主的行为,是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措施。应当结合健康教育网络,利用多种方式宣传病媒生物危害和防制知识,使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社区、单位组织的防制活动。

八、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防制效果评价

1、市疾控中心负责全市城区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按照省疾控中心要求,制定《常宁市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案》,保证监测结果科学真实,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省疾控中心和市爱卫办。按照市爱卫办的安排,市疾控中心在全市性灭鼠、灭蜚蠊活动前后,制定实施专门的病媒生物密度方案,评价四害防制专项活动效果,并提出评价报告。

2、市爱卫办及城区各街道爱卫办定期组织本辖区病媒生物防制效果评价,按照《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GB/T27770-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蜚蠊》(GB/T27773-2011)和《湖南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考核评估办法》(湘卫爱卫发[2015]1号)进行自查,评估防制效果,并做好自查记录。自查结果不符合标准的,应查找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本单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全面达到病媒生物防制标准。

九、建立病媒生物防制预警机制

(一)启动病媒生物控制预警的病媒生物密度指标如下:

在自查或上级组织的检查中,全市或某一区域的鼠类、蜚蠊之一的密度超过省级卫生城市标准的三倍以上。

市疾控中心在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中,发现鼠类、蜚蠊之一的密度超过前三年同期平均密度水平的三倍以上。

城区暴发流行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或可能发生严重的媒介生物性传染病。

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病媒生物密度出现显著升高,可能导致疾病传播的。

(二)病媒生物控制预警启动后,应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针对密度超标的某种病媒生物(鼠类、蜚蠊)或与暴发流行的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相关的病媒生物种类采取应急控制措施。

2、按照技术方案要求,开展广泛深入的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等综合性控制措施。

3、在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和严重自然灾害期间,实施以化学防制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快速有效地降低相关病媒生物密度,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

4、在采取病媒生物控制措施前后,市疾控中心对相关病媒生物密度开展监测,评价防制效果。

(三)市爱卫办根据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自查考核情况,确定启动和解除全市病媒生物控制预警,并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实施病媒生物控制措施。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