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塔山瑶族乡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编制说明:本年度报告根据国、省、市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内容包括:总体情况、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行政机关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六项内容。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411日起至20241231日止。

 

一、总体情况

(一)紧扣“举旗铸魂”,锻造坚强组织堡垒。一是强化教育激发内力。发放《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349本,通过“送书上门、送学到家”方式实现党员党纪学习全覆盖。乡党政联席会集中学习研讨党纪处分条例9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5次。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入村讲授党纪专题党课21次,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10次,组织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12次。二是强化管理提升活力。动态培养18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名,发展入党对象8名,按期转正党员9名。扎实开展“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为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减负68项,清理不规范挂牌342块,清理各类证明事项36项,发文办会较上年精简2成,表格报送减少3成,有效推动了乡、村干部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抓落实。三是强化联系凝聚合力。组建片、组、邻“三长”618名,常态化联系全乡2316户群众,2024年共化解矛盾纠纷49件,提供微服务149次。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一核五会”基层群众自治体系全面铺开,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全乡各党支部共计开展清理路障、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41次,乡社工站累计开展公益活动15次,受益群众500余人。

二)紧扣“有效衔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是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投入365万元财政资金,对西江广场周边43户民宿进行外立面墙改造,西江村民宿聚集区被评为湖南省乡村旅游精品民宿聚集区。“一游两叶”(旅游、茶叶、蓼叶)产值突破2亿元大关,带动全乡2000余名劳动力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在松塔、西江、阳山和板角村新建蓼叶抚育基地800余亩,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总量近400万元。“江上人家”民宿成功创建为湖南省五星级旅游民宿。二是高品质打造乡村环境。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垃圾清运协议,全乡垃圾每周“动态清零”。800余户农户“门前四包”责任上墙。投入236万元财政资金实施西江广场绿化、油化和亮化项目,种植700余平方米的红豆杉、夏鹃和海桐等特色植物景观。在松塔村、蒲竹村生造林300余亩,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国土绿化工程项目,全乡修树2800余亩。板角村污水处理厂顺利竣工,投入使用可日均处理污水100吨左右。三是高成效拓展脱贫成果。全乡97名乡、村和驻村干部常态化结对帮扶487户脱贫户、25户监测户。2024年,共识别纳入监测人员1户5人,消除返贫风险监测对象5户19人,对105户易迁安置房开展第二轮集中排查,成功通过省第三方机构巡查。

(三)紧扣“民生为大”,扎实办好为民实事。一是发放惠民资金。为359名低保、五保人员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48万余元,为200余名重度、困难残疾人发放残疾补贴资金29万余元,为29名高龄老人、孤儿、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各类资金26万余元,对305户困难家庭开展临时救助6万3千余元,为369名外出务工的脱贫(监测)人员发放14万余元务工补贴,发放各类农业补贴3万5千余元。用村集体经济代缴医保50元/人,全乡共减免27万余元,受益5500余人。二是推进民生事业。发放学前至大中专教育阶段各类补助资金30余万元,全面落实《衡阳市驻常宁市塔山瑶族乡支教、支医人才选派管理办法》,为参与塔山建设的11名支教、支医人才做好保障服务。全乡医保缴费率达82%,位居全市第1。投入300余万资金,对西江村2.5公里道路进行油化,更换路灯70盏。10个财政资金改造厕所顺利通过市级第三方机构验收。三是开展利民宣传。以“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活动为抓手,推动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讲政策,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与群众期盼,切实将大走访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满意的高质量发展实效。9支走访小组,共走访567户村民,收集民生底线、经济发展和基层治理等意见建议32条,问题汇总15个,截止当前,正面反馈16个,已解决12个。

(四)紧扣“平安答卷”,织牢织密安全防线。一是筑牢安全防线。森林防火阻隔带建设纳入常宁市林火阻隔系统与森林消防蓄水池两年建设方案,已建设隔离带52.49公里、蓄水池150立方米。整合行政、执法和司法力量设置护学岗,加强对学校食堂日常巡查和常态化监管,“一校一策”强化学校安全防护能力。实施西江村电网台区改造项目,全面清理村内“飞线”“乱线”,有效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织密治理网络。联合司法、公安、检察部门入校开展“利剑护蕾”、禁毒知识宣讲活动4次。开展防诈、交通安全和禁毒工作屋场恳谈会23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开展3轮安全隐患集中排查,巡河、巡库150余次,消除交通、房屋等安全隐患6个。同常宁电信公司开展“数字乡镇”联合创建,利用116个数字监控点把防溺水和防火工作细化到网格。三是增进民族团结。邀请衡阳市统战部和民宗局有关领导、专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在蒲竹村、阳山村成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端午慰问活动”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送文化下瑶乡”活动,乡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赴祁阳市参加第十四届湘南瑶乡“盘王节”暨“坐歌堂”活动,塔山瑶族少儿舞蹈“龙都啦”荣登2024年少儿央视春晚。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制发件数

本年废止件数

现行有效件数

规章

0

0

0

行政规范性文件

0

0

0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0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0

行政强制

0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行政事业性收费

0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企业

科研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0

0

0

0

0

0

0

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0

0

0

0

0

0

0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0

0

0

0

0

0

0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0

0

0

0

0

0

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0

0

0

0

0

0

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0

0

0

00

0

0

0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0

0

0

0

0

0

0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0

0

0

0

0

0

0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0

0

0

0

0

0

0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0

0

0

0

0

0

0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0

0

0

0

0

0

0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0

0

0

0

0

0

0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0

0

0

0

0

0

0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0

0

0

0

0

0

0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0

0

0

0

0

0

0

2.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0

0

0

0

0

0

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0

0

0

0

0

0

0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0

0

0

0

0

0

0

(六)其他处理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0

0

0

0

0

0

0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0

0

0

0

0

0

0

3.其他

0

0

0

0

0

0

0

(七)总计

0

0

0

0

0

0

0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0

0

0

0

0

0

0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驳回申请

尚未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驳回起诉

尚未审结

总计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民宿发展层次偏低。一方面,大部分民宿自身特色不够鲜明、服务单一、品牌营销意识薄弱,仍停留在单纯的“吃饭住宿”式经营,民宿居住舒适度和体验感较差;另一方面,民宿经营者多为本土村民,从业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营销和服务意识相对落后,粗放式接待成为民宿通病。

2.茶产业价值链延伸不足。茶叶产业经营主体集中度低,家庭式、作坊式经营主体较多。速溶茶、茶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以及茶多酚等功能成分开发利用不足,以茶为主题的研学、茶旅融合等高附加值产业业态还未形成。

3.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尚未健全。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导致部分国土资源空间未能合理高效使用。部分公共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后缺乏长效管理维护机制,容易损坏废弃,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二)改进措施

1.做优民宿服务保障。同市人社局沟通衔接,扩大就业培训政策范围和优化培训内容,探索试行对塔山餐饮民宿开展烹饪及住宿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有关专业人士或专业机构开展民宿品质提升现场指导工作,提升塔山民宿服务质量。

2.推动茶产业提质升级。探索村集体管护茶园、企业专注研销的茶叶产业发展模式。加强茶叶采摘收购秩序及品质保障。做活茶旅文章,加快发展茶乡旅游、茶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茶旅融合精品路线。

3.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统筹涉农项目和资金,多措并举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一是开展村庄规划提升行动。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和生态保护等综合要素,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度。二是开展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通过微改造建设一批小田园、小果园,打造“美丽屋场”“美丽庭院”。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年度未收取政府信息处理费,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