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办事处信息公开目录 > 洋泉镇 > 业务类
早稻生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帮助广大农户更好的开展早稻育秧,特为大家推荐使用机插早稻拱膜育秧技术。
拱膜育秧,一般采用泥浆或商品基质作为育秧基质,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早稻育秧方式,具有简便易行,成本较低、便于管理的优点。
1、育秧场地选择 选择排灌畅通,管理和运输方便,位于机插大田中心,不靠近公路的田块做秧田,秧田与大田比为1:50。备足25cm专用育秧硬(软)盘、农膜、竹弓等育秧材料。
2、播种期 根据早稻品种、种植面积、生产进度和气候条件分期分批播种,保证在最佳秧龄适时机插,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以3月20~25日播种为宜。
3、秧田整理 播种前10~15天进行第一次翻耕,翻耕前亩基施水稻配方肥25~40kg培肥。播种前2~3天进行第二次翻耕和旋耕,平整秧田,视土壤质地沉淀1~2天。播种前1天按厢宽150cm、沟宽30cm做好秧厢,拉绳摆盘,两盘并列平铺于已整好的秧厢上,盘底紧贴厢面,盘边相互叠合,取沟中泥浆过筛后装盘,并刮平,沉实0.5~1天后播种。
如采用商品基质育秧,则用秧盘播种流水线播种后,再将秧盘移至摆放在秧厢上。
4、播种 采用自走式秧盘播种机或手工播种。手工播种应分厢过称、分三次精播匀播:先播总量的70%,再播总量的20%,剩下的10%用于微调。
播种时从秧厢边缘开始,厢中间结束,秧盘四周要播够。播种后用泥浆、细土或商品基质盖种。每个秧盘播种芽谷:杂交稻70~80克,常规稻130~160克。
5、盖膜 播种后,搭建小拱棚,及时覆盖农膜,膜与秧盘边缘距离10cm,四周用泥土封严压紧,防止透风或被风刮起。清理疏通厢沟和围沟,并在秧田四周投放鼠药。
6、秧田管理 (1)保温:出苗期,膜内温度控制在32~35℃促齐苗。出苗后如气温过高,揭开膜两头通风降温,如遇长时间阴雨天气,每隔3~5天中午揭开膜两头通风换气1次,降低膜内湿度。1叶期适温保湿壮苗,膜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2叶期通风炼苗,促根下扎,膜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3叶期炼苗控长。
(2)管水:出苗至插前5~7天保持盘土湿润,晴天及时浇水,低温阴雨期间,盘土发白也不能浇水。插前5~7天排水露板,促根控苗,使根系盘结牢固,机插时控制厢面土壤含水量35~40%。
(3)施肥防病:移栽前4~5天视苗色亩用0.5%尿素溶液均匀喷浇,提高秧苗素质。齐苗和雨过天晴后,亩用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0g兑水40kg或9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预防立枯病和绵腐病。
7、机插 机插秧龄控制在18~22天,最长不超过25天。或者在2.5-3.5叶期实施机插。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